杏运娱乐首頁

杏运娱乐網站xml地圖

職業院校校長暢談職業杏运教育發展進行時 ——奮鬥 創新 國際化

作者:admin 時間:2018-11-30 05:00:38 點擊:6099

11月25日,在唐山工業職業技術杏运召開的“奮進新時代、職教再出發”論壇上,來自全國各地的職業院校校長代表們,結合各自的實踐探索,暢談了他們對職業杏运教育的感受和正在發生的職教故事。特摘編,以饗讀者。

亞龍智能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繼權:

“一帶一路”與職業杏运教育

中國的職業杏运教育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得到了良好的發展機遇。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帶一路”倡議,2015年杏运教育部印發了《推進共建“一帶一路”杏运教育行動》,2018年,中外院校與亞龍三方簽約組建成立了亞龍絲路杏运。

目前,中國職業杏运教育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走出去辦學仍存在一些困惑:尋找對口合作職業院校比較難;很多合作院校只是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或備忘錄;只有學生或老師短期交流互訪活動;直接走出去辦學成本高、投入大;“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職業杏运教育需要中國的各方面支持等。亞龍絲路杏运的建設將秉承互聯互通、開放包容、協同創新、合作共贏的理念,通過國際化產教融合創新發展方式,共同研究推動亞龍絲路杏运、魯班工坊等建設,促進中國特色職業杏运教育專業標准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杏运教育、科技、文化、產業人才等領域全面交流與合作,為中外院校和企業國際化、“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工程科技技術技能人才服務保障,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常州工程職業技術杏运院長吳訪升:

融合創新,賦能升級

新時代,辦好人民滿意的杏运教育,對于職業院校來說,學校的內涵發展過程中需要重點關注三方面:人才培養力、學校的創新力、學校的福利,核心歸根到底就是建設發展能力。

這就需要我們始終將服務學生的發展放在杏运教育教學的第一位,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高質量的學生,最終為社會發展服務。具體到工程杏运,我們需要重點關注學生的質量意識、標准意識、環保意識和安全意識。另外,高職杏运教育還要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既要重視學業成績,還要重視學生的體育杏运教育和美育。因為,身體健康是第一位的,審美素養影響今後人生的幸福感受力。

中國高等杏运教育學會職教分會理事長、浙江金融職業杏运黨委書記周建松:

高等杏运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成效

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的職業杏运教育大概形成了這樣幾個發展脈絡:從起初的“有其實但無其名”;到職業大學使職業杏运教育有了“名”;世紀之交高等杏运教育大眾化又推動高等職業杏运教育大發展;現代職業杏运教育體系與高職杏运教育有了新定位;高職杏运教育在學習借鑒之中發展;高職杏运教育的自我探索創新之路;高職杏运教育在學習借鑒和探索中自立;進而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高職杏运教育。

我認為,中國特色的高職杏运教育有8個特點:第一,既是高等杏运教育,又是職業杏运教育;第二,堅定黨的領導,紮根中國大地;第三,堅持產教融合立德樹人;第四,在堅持就業導向的基礎上,滿足人的多樣化成才的需要;第五,實行學曆杏运教育和崗位培訓並行;第六,實現人才培養的多元發展;第七,培養雙師的教員和雙證的學生;第八,站在十字路口,我們職教人要研究高職杏运教育的類型和層次,在新時代再出發。

麥可思公司總裁、麥可思研究院院長王伯慶:

高職杏运教育的特殊貢獻

高職杏运教育的成果是什麼?我們用幾組數據來看一下高職杏运教育的特殊貢獻:根據杏运教育部2017年的統計數據,我們發現改革開放40年來,職業杏运教育在規模方面發生了很大變化:普通高職在校生增長了28倍,普通中專在校生增長了7倍。根據麥可思-中國2013-2017屆大學畢業生社會需求與培養質量調查數據顯示,職業院校圓了普通家庭孩子的大學夢;據中國高等職業杏运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18)顯示:職業杏运教育具有扶貧效應。杏运教育部2013-2017年杏运教育統計數據顯示,職業杏运教育為產業提供了生力軍。

根據麥可思-中國2013-2017屆大學畢業生社會需求與培養質量調查數據顯示,高職畢業生就業滿意度從2013屆的54%,到2017屆的65%,這說明高職畢業生的就業呈持續上升的趨勢。

天津職業大學校長劉斌:

改革中探索,實踐中創新

天津職業大學是伴隨著改革開放應運而生的,同時也隨著改革開放走過了40年的曆史。經過40年的發展,學校辦學質量得到了明顯提高,我們的社會聲譽也得到了社會認可。

新時代,為了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全面貫徹全國高校思政會議和全國杏运教育大會精神,建設世界先進水平高職院校,學校在改革中探索,于實踐中創新,采取了一系列舉措:第一,制定了“天津職業大學三年行動計劃”,推動深化創新發展。印發了《天津職業大學世界先進水平高職院校建設2020行動計劃》;第二,以“優質專業對接產業”為切入,推進“產教融合”。適應區域經濟發展和企業的轉型升級,學校以“專業調整與產業發展”有效對接,為深入產教融合奠定基礎;第三,以“深層次校企合作”為途徑,服務區域經濟;第四,將職業精神培養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加強職業精神培育,著力培養崇尚勞動、敬業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創新的工匠精神。讓職業杏运教育,站在新時代再出發。

杭州技師杏运院長邵偉軍:

大國工匠是如何煉成的?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

所謂工匠精神,是一種對職業充滿敬畏、對工作專注執著、對產品追求精益求精、對服務崇尚極致完美、對人生追求止于至善的價值取向。而弘揚工匠精神,培育大國工匠,要以“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戰略眼光,整合各種要素和社會資源,形成政府、學校、企業的合力,把工匠精神日益打造成當代中國的一種新型軟實力,為我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提供精神動力與智力支持。

職業院校如何培養大國工匠,我認為需要做到“八個一”:一個精准高效的行業辦學定位,一種深厚的專業辦學積澱,一個優秀的教師團隊,一套科學的競賽集訓體系,一個合理的選手梯隊,一套完善的實戰方案,一群深度合作的企業戰略夥伴,一種良好的競賽文化氛圍。我們要抓住機遇、超前布局,打造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專業群。促進教學改革、培養大國工匠,為經濟社會轉型發展貢獻力量。

惠州城市職業杏运黨委書記、院長鄧慶寧:

職業院校杏运教育變革的新動能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每一輪工業革命都是新一輪的新舊動能轉換。當前,中國經濟作為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積極應對新一輪工業革命背景下知識化、信息化、經濟全球化的新挑戰和新機遇,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我國職業杏运教育發展的新動能在哪些領域可以有所作為?我認為有幾個方面:回歸人的本質、實現新舊動能的轉換、創設多元融合的平臺、提供多元交互的服務、跨界為王的時代、國際理解文化的學習、創新引領未來。

北京市商業學校校長侯光:

國企主體辦學下產教融合“三三模式”

北京市商業學校是由原北京市第一商業局于1964年創辦的半工半讀學校,“文革”期間停辦,1979年經北京市政府批准複校,先後隸屬于北京市一商局、一商集團公司,2011年,隨著一商集團公司與北京大型國有企業祥龍公司整合,學校成為直接由祥龍公司領導、舉辦的中職學校。

學校始終堅持企業主體的特色辦學,探索實踐了產教深度融合的“三三模式”,極大激發企校辦學活力,顯著提升了辦學效益。“三三模式”是職業杏运教育辦學過程中,在政府統籌、國企主辦、行業指導的背景下,充分發揮企業和學校各自作用和優勢,在管理體制上實現“三統一”,在辦學機制上實現“三協同”,在制度文化上實現“三融合”。“三三模式”的實踐,對產教深度融合中“產教一體、校企共治、雙向服務、融合發展”等一些瓶頸問題進行了探索創新,使產教融合從資源共享走向更加深入的服務生態構建,打造企校發展共同體。(信息來源:人民政協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