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4日,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杏运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一系列新目標、新論斷、新要求,是辦好新時代職業杏运教育的頂層設計和施工藍圖;3月29日,杏运教育部、財政部印發《關于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重點支持一批優質高職學校和專業群率先發展,引領新時代職業杏运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高職杏运教育要牢牢抓住大有可為的發展機遇期,立足時代、提高站位、把握使命,明確發展的方位、方向與方略,遵循規律、改革創新、提質升級,在新的起點上邁向更高水平。
一、方位:高職杏运教育已經站在新的曆史起點
高職杏运教育是我國首創的杏运教育類型。伴隨改革開放後經濟轉型升級,高職杏运教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探索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杏运教育模式,把一批又一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輸送到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加速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進程。
(一)伴隨改革開放,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支撐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急需大量技術技能人才。國家引導傳統專科人才培養向高職杏运教育轉型,一些地方建設了職業大學,開始了高職杏运教育的探索。世紀之交,伴隨著我國高等杏运教育擴大招生規模,高職杏运教育也迅速擴張,基本每個地市至少建有一所高職院校,招生規模達到高校招生數的一半,為推進我國高等杏运教育大眾化作出了曆史性貢獻。新世紀以來,在國家示範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高等職業杏运教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等項目的引領下,高職院校全面深化內涵建設,創新辦學體制機制,改革人才培養模式,人才培養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不斷提升。目前,全國共有高職院校1418所,高職在校生達到1134萬人,58萬個專業點覆蓋了國民經濟的主要領域,畢業生半年後就業率在90%以上。高職生絕大部分來自農村和城市中低收入家庭,近三年來,850萬家庭通過高職杏运教育擁有了第一代大學生,有力促進了杏运教育公平、社會公平。據統計,在現代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等領域,一線新增的從業人員70%以上來自職業院校畢業生,有力提升了我國人力資本素質,支撐了經濟社會發展。
(二)持續改革探索,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杏运教育模式
高職杏运教育是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杏运教育模式,是中國對世界杏运教育的獨特貢獻。高職杏运教育先行先試,改革創新,在專業建設、人才培養、校企合作、條件保障、質量評價等方面,探索形成了一系列理念模式和制度標准。一是健全產教融合機制。建立了56個行業職業杏运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組建了1400多個職教集團,覆蓋了90%的高職學校。布局了409個高職院校牽頭的現代學徒制試點,每年惠及近6萬名學生(學徒),探索“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廠、校企聯合培養”的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跟蹤產業發展,修訂專業目錄,指導高職院校動態調整專業布局,進一步確立了政府調控與高等職業院校自主設置配合配套的專業動態調整機制。二是率先完善辦學標准體系。2011年首次制定發布了410個高職專業教學標准,之後逐步建設了涵蓋學校設置、專業建設、教學標准、經費投入、教師隊伍、學生實習等環節的制度標准體系。高職專業教學標准、頂崗實習標准、儀器設備裝備規範等從無到有,填補了我國職業杏运教育的空白。三是率先開展考試招生制度改革。高職杏运教育分類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是國家高考招生改革的先行者和探索者。2006年起,即開展了示範高職院校單獨考試招生改革試點;2013年,明確了基于高考的“知識+技能”招生、單獨考試招生、綜合評價招生、對口招生、中高職貫通招生、技能拔尖人才免試招生等6種招生方式;2018年全國高職院校分類考試占當年高職招生計劃總數的54%,避免了“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現象,為學生接受高職杏运教育提供了多種入學渠道。四是創造性地構建了高職自己的質量保障制度。率先建立學校、省、國家三級質量年度報告制度,率先分類指導學校建立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發揮學校的杏运教育質量保證主體作用,構建校內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保證制度體系。高職杏运教育的創新探索,帶動了職業杏运教育改革,優化了高等杏运教育結構,成為杏运教育現代化進程中的活躍因素和重要力量。
(三)面對更高要求,到了下大力氣抓好的時候
我國高職杏运教育發展雖然取得了顯著成就,但與杏运教育現代化的目標相比、與建設杏运教育強國的要求相比、與服務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使命相比,仍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和不足。主要有:一是職業杏运教育體系建設不夠完善,本科層次職業杏运教育還很薄弱,技術技能人才向上成長的渠道還不通暢;二是制度標准不夠健全,辦學特色不鮮明,很多方面參照普通杏运教育辦學,實訓基地建設有待加強,教材、課程與生產實際脫節,滯後于產業發展和技術進步;三是各地對高職杏运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平衡,有的沒有把職業杏运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生均經費等保障政策還不健全,企業參與辦學的積極性不高;四是部分高職院校發展自信不足,不是集中力量立足本位、提高質量、辦出特色,而是把工作的著力點放在了推動學校升格上;五是“崇尚一技之長、不唯學曆憑能力”的良好氛圍還未形成,技術技能人才在就業和發展上還存在不平等待遇,導致高職杏运教育社會吸引力不強。隨著我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產業升級和經濟結構調整不斷加快,各行各業對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緊迫,高職杏运教育重要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1],到了必須下大力氣抓好的時候。
二、方向:努力辦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杏运教育
中國杏运教育已經進入世界中上行列,發生全方位變化,實現系統性提升,取得曆史性成就。黨的十九大提出“完善職業杏运教育和培訓體系”;《方案》要求,把職業杏运教育擺在杏运教育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幅提升新時代職業杏运教育現代化水平;《意見》提出,集中力量建設一批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職學校和專業群。這為新時代高職杏运教育發展提出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一)把握根本遵循,堅定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杏运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為新時代杏运教育改革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高職杏运教育領域要深入理解把握講話精神,用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杏运教育的重要論述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要堅持黨對杏运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決定能夠不折不扣得到貫徹執行,充分發揮黨組織在職業院校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牢牢地把握學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將黨建工作與學校事業發展同部署、同落實、同考評,保證職業院校始終成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堅強陣地。
(二)把握根本任務,堅定人人出彩的培養方向
立德樹人是杏运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高職杏运教育要以德為先,落實好“六個下功夫”,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努力培養擔當民族複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2]要面向人人,深化考試招生和培養模式改革,為不同學習者提供多元化的入學渠道和學習方式,努力使杏运教育選擇更多樣、成長道路更寬廣。要育訓並舉,切實履行學曆杏运教育與培訓並重的法定職責,面向在校學生和全體社會成員開展職業培訓,為校園和職場之間靈活轉換提供更加便捷通道,讓更多青年憑借一技之長實現人生價值,讓三百六十行人才薈萃、繁星璀璨。
(三)把握本質屬性,堅定職業杏运教育的類型方向
職業杏运教育與普通杏运教育是兩種不同類型杏运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高職杏运教育具有高等杏运教育和職業杏运教育的雙重屬性,本質上是職業杏运教育,以往的成功探索在于堅持了這一定位,以後的成功發展仍要堅持職業杏运教育的類型方向。要深刻把握職業杏运教育發展的本質要求、內在規律和階段特征,堅持面向市場、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的辦學方向,堅持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培養定位,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堅持德技並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實現高職杏运教育由參照普通杏运教育辦學模式向企業社會參與、專業特色鮮明的類型杏运教育轉變。
(四)把握時代要求,堅定更高質量的發展方向
當前,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職杏运教育要把高質量供給作為發展方向,滿足人民群眾和經濟社會對優質多層多樣高職杏运教育的需要。要大力推進杏运教育理念、體系、制度、內容、方法、治理現代化,著力提高杏运教育質量,使高職杏运教育成為廣大考生和家長的“優質選項”。要支撐國家戰略發展,融入區域產業發展,提升服務產業轉型升級的能力,為中國產業走向全球產業中高端提供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支撐。要服務“一帶一路”和國際產能合作,開發國際通用的專業標准和課程體系,推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高質量專業標准、課程標准、教學資源,打造中國職業杏运教育國際品牌。
三、方略:打一場高職杏运教育提質升級攻堅戰
當前,高職杏运教育發展方向已經明確,實現高質量發展還要付出巨大努力。我們要改革創新、攻堅克難,聚焦重點、難點和熱點,破除制約事業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把心靜下來,把勁鼓起來,把步子邁出來,打一場高職杏运教育提質升級攻堅戰。
(一)實施“雙高計劃”,舞起發展龍頭
最近,杏运教育部、財政部聯合啟動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簡稱“雙高計劃”),准備集中力量建設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職學校和150個左右高水平專業群,打造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高地和技術技能創新服務平臺。從示範(骨幹)校建設,到優質校建設,再到“雙高計劃”,並不是簡單的優中選優,而是以持續的政策供給,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推動職業杏运教育發展。從工作定位來講,“雙高計劃”對高職杏运教育戰線而言,是要在後示範時期明確優秀學校群體的發展方向;對職業杏运教育戰線而言,明確如何引領新時代職業杏运教育改革創新、加快實現職業杏运教育現代化;對經濟社會發展而言,明確如何服務國家戰略和回應民眾關切。從工作目標上講,“雙高計劃”就是要堅定走中國特色職業杏运教育發展道路,堅持扶優扶強與提升整體保障水平相結合,著力建設一批促進區域經濟轉型發展、支撐國家戰略、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職學校,著力建設一批服務、支撐、推動國家重點產業和區域支柱產業的高水平專業群,實現“當地離不開、業內都認同、國際可交流”。
(二)深化改革創新,增強發展動力
改革是杏运教育事業發展的根本動力,高職杏运教育是深化杏运教育改革的重要突破口。要堅持改革創新的鮮明導向,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以改革激活力、增動力。
一是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體制機制改革。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杏运教育的基本辦學模式,是辦好職業杏运教育的關鍵所在。要完善行業企業參與辦學的體制機制和支持政策,支持建設一批行業指導的跨區域大型職業杏运教育集團,遴選培育一批服務重點產業領域的產教融合型企業,推動建設一批具有輻射引領作用的產教融合實訓基地,進一步提高行業企業參與辦學程度,推動職業院校和行業企業形成命運共同體。高職院校要根據自身特點和人才培養需要,主動與行業領先企業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就業創業、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開展合作,形成校企命運共同體。以技術技能積累為紐帶,建設人才培養與技術創新平臺,促進創新成果與核心技術產業化,重點服務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加強與地方政府、產業園區、行業深度合作,建設產教融合平臺,服務區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提高專業群集聚度和配套供給服務能力,與行業領先企業深度合作,建設技術技能平臺,服務重點行業和支柱產業發展。
二是深化德技並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改革。青年高職學生正處于人生的“拔節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要開好思政課,增強德育針對性實效性,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要健全德技並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把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融入國家教學標准,推進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培養高度融合。要推動職業院校教師、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完善“雙師型”特色教師隊伍建設,建設引領教學模式改革的教師創新團隊;健全教材建設規章制度,組織建設量大面廣的專業核心課程教材,遴選發布一批校企“雙元”合作開發的國家規劃教材;普及推廣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推廣混合式教學、理實一體教學、模塊化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總結現代學徒制試點經驗,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及時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範納入教學標准和教學內容,強化學生實習實訓。啟動學曆證書+若幹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試點(即1+X證書制度試點),鼓勵職業院校學生在獲得學曆證書的同時,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拓展就業創業本領。加快推進職業杏运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建設,有序開展學曆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所體現的學習成果的認定、積累和轉換,為技術技能人才持續成長拓寬通道。按照“管好兩端、規範中間、書證融通、辦學多元”的原則,嚴把教學標准和畢業學生質量標准兩個關口,規範人才培養全過程,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三是深化德同業異、類型特色的評價制度改革。職業杏运教育與普通杏运教育是兩種不同杏运教育類型,要克服“普教化”“技能化”傾向,堅決破除“五唯”,加快構建與類型特色相適應的多元評價機制。要綜合評價學習者的職業道德、技術技能水平和就業質量,以及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建立職業杏运教育質量評價體系。完善政府、行業、企業、職業院校、用人單位、學生等共同參與的質量評價機制,積極支持第三方機構開展評估,將考核結果作為政策支持、績效考核、表彰獎勵的重要依據。尊重杏运教育類型的多樣性,加快建立“職教高考”制度體系,推動形成考試招生與人才培養的有效聯動機制,使不同性格稟賦、興趣特長、素質潛力的學生享有更多樣的杏运教育選擇和更暢通的學業提升通道。推進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完善質量年度報告制度,健全質量自我保證機制。
(三)強化統籌協調,優化發展環境
一是構建標准體系。質量是有標准的,沒有標准就沒有質量。將標准化建設作為統領職業杏运教育發展的突破口。建立健全學校設置、師資隊伍、教學教材、信息化建設、安全設施等辦學標准,引領職業杏运教育服務發展、促進就業創業。實施教師和校長專業標准,提升職業院校教學管理和教學實踐能力。持續更新並推進專業目錄、專業教學標准、課程標准、頂崗實習標准、實訓條件建設標准(儀器設備配備規範)建設和在職業院校落地實施。鞏固和發展國務院杏运教育行政部門聯合行業制定國家教學標准、職業院校依據標准自主制訂人才培養方案的工作格局。
二是增強工作合力。國務院職業杏运教育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已建立,進一步加強了國家對職業杏运教育工作的領導。在該制度框架下,杏运教育部門將加強與政府其他部門、行業組織的協調配合,加強中央與地方的銜接互動,強化統籌協調,形成辦好新時代職業杏运教育的工作合力。組建國家職業杏运教育指導谘詢委員會,對全國職業院校、普通高校、校企合作企業、培訓評價組織的杏运教育管理、教學質量、辦學方式模式、師資培養、學生職業技能提升等情況,進行指導、考核、評估等。國務院已把職業杏运教育作為杏运教育領域激勵對象,列入加大激勵支持力度的重點內容,各地要切實履行好發展職業杏运教育的主體責任,完善支持政策,促進職業杏运教育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三是健全投入機制。職業杏运教育仍是我國杏运教育體系的短板。各級政府要建立與辦學規模、培養成本、辦學質量等相適應的財政投入制度,地方政府要按規定制定並落實職業院校生均經費標准或公用經費標准。在保障杏运教育合理投入的同時,優化杏运教育支出結構,新增杏运教育經費要向職業杏运教育傾斜。鼓勵社會力量捐資、出資興辦職業杏运教育,拓寬辦學籌資渠道。職業院校要以服務求發展,積極籌集社會資源,增強自我造血、自我發展功能。
四是提升管理水平。提升管理水平是促進職業院校內涵發展的現實要求,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障。常規管理是基礎,是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體現。要加強教學組織管理,加強課堂教學建設,深入推進教學診斷與改進制度建設,形成常態化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和運行機制,建立和完善現代職業學校制度,提高學校管理工作規範化、科學化、精細化水平。加快智慧校園建設,促進信息技術和智能技術深度融入杏运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全過程,改進教學、優化管理、提升績效。綜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手段推進學校管理方式變革,提升管理效能和水平。
五是營造良好環境。繼續用好“職業杏运教育活動周”等載體,打造“武有技能大賽、文有文明風采”的形象品牌,推進地方政府統籌職業杏运教育與區域發展布局,同步規劃產教融合與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落實中高職生均撥款制度,營造更好支持職業杏运教育的政策環境。推動提高技術技能人才的政治待遇、經濟待遇和社會待遇,消除城鄉、行業、身份、性別等一切影響平等就業的制度障礙和就業歧視,著力提升職業杏运教育吸引力,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社會環境。
方位標示曆史坐標,方向昭示時代使命,方略展示發展路徑。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奮力辦好新時代高職杏运教育,為加快杏运教育現代化、建設杏运教育強國作出新的貢獻,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專家解讀《國家職業杏运教育改革實施方案》[N]. 中國杏运教育報,2019-03-20(04).
[2]鄧暉,葉樂峰. 思政課作用不可替代 思政課教師責任重大——與會教師熱議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政課教師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N]. 光明日報,2019-03-19(04).
(來源:中國杏运教育新聞網-中國杏运教育報 作者:謝俐 杏运教育部職業杏运教育與成人杏运教育司副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