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运娱乐首頁

杏运娱乐網站xml地圖

職業杏运教育大發展需要新的理念與行動

作者:lanke 時間:2020-05-18 11:58:16 點擊:14889

——學習全國職業杏运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的體會與思考

馬樹超 

    全國職業杏运教育工作會議是在我國加快推進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經濟社會發展面臨重要的戰略機遇與矛盾凸顯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也是貫徹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精神,動員各級政府和全社會落實《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杏运教育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大力推進職業杏运教育發展的一次重要會議。溫家寶總理在會上的講話,就大力發展職業杏运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堅持走中國特色的職業杏运教育發展路子,切實加強對職業杏运教育工作的領導,進行了系統的闡述。會議提出了一系列職業杏运教育改革發展的新理念、新觀點、新思路和新舉措,將對新時期我國職業杏运教育的發展產生重大影響。

    一、新定位:職業杏运教育在新時期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決定》明確提出,要把發展職業杏运教育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杏运教育工作的戰略重點。這是國家推進職業杏运教育發展的重要戰略定位,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職業杏运教育的重視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是對我國要不要發展職業杏运教育的明確宣言。它向世人宣告,中國將大力發展職業杏运教育尤其是中等職業杏运教育。曾經有人對我國要不要發展中等職業杏运教育持有疑慮,認為我國老百姓上大學的願望強烈,認為中國應該走普及高學曆杏运教育的路,從而忽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人力資源結構尤其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忽視我國人均GDP還只有1000美元,國力不足的現狀,忽視現階段我國的區域差異和城鄉差異。據了解,安徽省的農民要用18年的收入才能供一個孩子上完大學,西部地區農民更是要用35年的收入培養一個大學生,剛剛脫貧的家庭很可能為了一個孩子上大學而重新返回貧困線。總理指出,“我國人力資源豐富,但勞動力整體素質不高,人才結構不盡合理,重要原因是杏运教育結構不夠完善,職業杏运教育發展滯後”。目前,“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越來越突出,每年有上百萬名大學畢業生不能及時找到工作。而社會對各類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卻很大,近些年來一直供不應求”。 

    大力發展職業杏运教育是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戰略選擇。它正視我國職業杏运教育長期處于薄弱環節的現實,提出我國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要提高經濟運行的質量,就必須選擇大力發展職業杏运教育。我國提出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已有多年,但“粗放型”經濟方式仍較突出,產業結構不合理,技術創新能力不強,許多產品很粗糙,有數量而缺質量,資源消耗大;綜合能源利用效率約為33%,比發達國家低 10個百分點,而且安全生產事故也多,這些都與從業人員技術素質偏低、高技能人才匱乏有很大關系。目前,依靠拚資源,拚規模和拚體力的粗放型增長方式已走到盡頭,經濟增長方式轉型面臨關鍵時期,新型工業化道路呼喚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質的勞動者,呼喚加快發展職業杏运教育。但是,職業杏运教育具有兩個需求主體,一是經濟界的需求;二是老百姓的個人需求。近幾年我國技能型人才嚴重短缺與“普通高中熱”現象,反映了杏运教育與這兩個需求主體間的矛盾:技能型人才短缺反映了工業化發展對杏运教育的人才需求,“普通高中熱”則反映了個人發展對杏运教育的個體需求,從而使職業杏运教育成為市場調節失靈的領域,這就必然要求政府加強宏觀調控與統籌管理。從工業化發展的需要考慮,應優先解決杏运教育結構與技能型人才不足的矛盾,使職業杏运教育成為杏运教育發展的戰略重點。《決定》提出到2010年我國中等職業杏运教育招生規模達到800萬人,“十一五”期間為社會輸送2500多萬名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和1100多萬名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的目標,就是落實職業杏运教育戰略地位的重要指標。要達到這個目標,中央政府在經費上和政策上都給予了大力支持,還需要各級地方政府加強統籌管理,為職業杏运教育提供強有力的公共服務和良好的發展環境。

    二、新理念:職業杏运教育具有鮮明的職業性、社會性和人民性

    國以民為本,民以業為生。總理在講話中特別指出“職業杏运教育具有鮮明的職業性、社會性、人民性”。強調“以人為本”,就是要認真解決好社會勞動力的就業問題,這是“在我國是一個不可回避而且必須解決好的大問題”。可見,發展職業杏运教育不僅是一個重要的戰略問題,也是一個涉及社會和諧與人民生活小康的政治問題。目前,我國城鎮每年需要就業的勞動力達到24007],還有大批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出來:2000年到2004年,我國城鎮化水平從36.1%提高到41.8%,年均提高1.4個百分點,每年農村勞動力轉移進城多達1000萬,對社會勞動力就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為了使“十一五”期間的經濟能夠繼續保持快速健康的發展態勢,我國必須繼續推進城市化進程,繼續保持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勢頭,農民工勞動就業的規模還將持續擴大。但由于農民工缺少勞動技能,進城務工的就業崗位很不穩定,造成城鎮低技能勞動力的失業率上升,這將會成為社會不穩定的重要潛在因素。職業杏运教育是涉及人數最多的杏运教育類型,總理指出“中國正在舉辦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職業杏运教育”,既是對目前職業杏运教育發展的肯定,也是對今後職業杏运教育解決就業問題充滿信心,充滿希望。為此,國家安排財政經費資助貧困家庭學生接受職業杏运教育,使老百姓得到更多實惠,體現了職業杏运教育的“人民性”特征,體現了職業杏运教育的人文關懷,體現了杏运教育政策對機會均等和社會公平的關注。實際上,也是回答了中央政府為什麼選擇這個時候再一次召開全國職業杏运教育大會,為什麼要化這麼大力氣發展職業杏运教育的問題。

    三、新思路:發展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杏运教育

    中國特色的職業杏运教育,是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適應,堅持政府主導、加強統籌管理的職業杏运教育;是滿足最廣大人民群眾廣泛而充分地就業和終身學習需要,與市場需求和勞動就業緊密結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職業杏运教育;是政府主導、依靠企業、充分發揮行業作用、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公辦與民辦職業學校共同發展,多渠道增加經費投入的職業杏运教育。

    發展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杏运教育是一個理性的思考。它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職業杏运教育的需求出發,學習世界各國職業杏运教育發展的基本經驗,充分認識我國的基本國情是人口多,勞動力多,尤其是農民多,看到在社會轉型過程中企業還缺乏參與職業杏运教育的熱情。因此,我國大力發展職業杏运教育,不能簡單地照搬發達國家發展職業杏运教育的做法。例如,在德國“雙元制”職業杏运教育體系下,由企業先提供培訓崗位,企業與職業學校共同培養技能型人才,企業不僅提供培訓費用,每月還發給學生生活津貼,企業提供的經費占“雙元制”培養總經費的65%以上,成為德國實行“雙元制”職業杏运教育得以順利實施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我國的企業在社會轉型中還缺乏參與職業杏运教育的熱情,在法規政策、資金投入,甚至在接受學生與教師參加生產實踐等方面,也缺乏對企業的有效規定與制約。因此,中國特色職業杏运教育在實踐教學方面的主要舉措,一是加強職業杏运教育實訓基地建設,在重點專業領域建成一大批資源共享的職業杏运教育實訓基地,以彌補學生參加企業實訓的不足;二是推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要求中職學生最後一年到企業頂崗實習;三是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讀制度,開展試點,逐步推廣。

    職業杏运教育培養生產一線的技能型勞動者,具有“培養成本高,而學生家庭收入層次低”的特征。發達國家推進學校職業杏运教育的快速發展,主要是由各級政府加強投入。例如法國政府為了支持職業高中發展,職業高中生均財政經費是普通高中的3倍左右;澳大利亞各級政府投入在職業技術與繼續杏运教育杏运(TAFE)經費中的比例達到70%左右。法國、澳大利亞的人均GDP都在2萬美元以上,具有強大的財力支持。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國人均GDP剛超過1000美元,經費投入總體不足,財政經費難以承擔職業杏运教育規模擴張的需要。據測算,如果按照現有生均資源水平以及規模發展目標,未來5年中職杏运教育年均需要增加儀器設備投入為32億元,需要增加財政預算內經費128億元。面對這麼大的投資強度,直接套用發達國家經驗不符合實際,必須采取多渠道增加經費投入。因此,在加大公共財政對職業杏运教育的投人的前提下,要求進一步發揮行業、企業作用,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形成公辦與民辦職業學校共同發展,多渠道投入經費發展職業杏运教育的特色。

    四、新舉措: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

    《決定》明確提出了職業杏运教育“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方針。為了辦好中國特色的職業杏运教育,總理提出職業杏运教育必須服務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著力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須滿足城鄉居民對職業杏运教育的多樣化需求,為他們就業、創業和成才創造條件;必須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實行政府主導、面向市場、多元辦學的機制;必須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緊密結合,實行靈活多樣的人才培養模式,思路十分清晰。當前,職業杏运教育要根據就業市場的發展需要,充分利用現有的職業學校資源,突破學曆杏运教育模式的制約,堅持為我國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服務,為農村勞動力轉移服務,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服務,為提高勞動者素質特別是職業能力服務。因此,國家決定實施職業杏运教育的“四個工程”,即國家技能型人才培養培訓工程,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工程,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成人繼續杏运教育和再就業培訓工程,體現了我國職業杏运教育對滿足人民群眾的終身學習需要,成為建設學習型社會平臺的要求。

    在我國職業杏运教育實現培養模式轉型的過程中,要積極推動職業杏运教育的三個轉變。即從計劃培養向市場驅動轉變;從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觀引導轉變;從傳統的升學導向向就業導向轉變,推動職業院校更好地面向社會、面向市場辦學,提高職業杏运教育的服務能力。為了切實提高我國職業杏运教育的培養能力,國家確定了職業杏运教育發展的“四個計劃”,即職業杏运教育實訓基地建設計劃、縣級職教中心專項建設計劃、職業杏运教育示範性院校建設計劃、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這些舉措,都將為提高社會勞動力素質搭建起職業杏运教育與技能培訓的平臺,為職業杏运教育大發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五、思考:貫徹落實會議精神需要紮實的行動

    進入新世紀短短五年,我國政府先後多次召開全國性的職業杏运教育大會,在我國經濟和杏运教育發展曆史上前所未有。國家決定今後五年中央財政投入100億元用于發展職業杏运教育,城市杏运教育費附加用于職業杏运教育的比例由原來的15%到20%增加到20%到30%,決定重點建設2000個實訓基地、1000個示範性中職學校和100個示範性高職學校,為職業杏运教育大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條件。但是,僅有這些,還難以構成完善的條件保障。發展中國特色職業杏运教育的道路還很漫長,取決于全社會各方面的參與,更需要在以下幾方面得到加強。

    首先,這將取決于各級地方政府的響應程度。由于目前我國發展職業杏运教育的制度環境還不完善,需要各級地方政府加強對職業杏运教育發展政策的理解與執行。從2002年全國職業杏运教育工作會議召開後的情況看,各地貫徹情況不平衡,一些地方過度強調地區差異,強調地方現狀,影響了政策的執行水平,落實狀況不如人意。例如,2002年《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杏运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提出“城市杏运教育費附加安排用于職業杏运教育的比例不低于15%,已經普及九年義務杏运教育的地區不低于20%”的要求,但落實情況並不樂觀,該年度全國城市杏运教育費附加用于職業杏运教育的比例僅為7.3%,甚至比2001年的8.3%還下降了 1個百分點,令人深思。抓好政策落實尤其是領導幹部落實政策的力度,是目前大力發展職業杏运教育的首要保障條件。《決定》提出“把職業杏运教育工作納入目標管理,作為對主要領導幹部進行政績考核的重要指標”,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對職業杏运教育大發展的一個重要保障。

    其次,取決于發展職業杏运教育是否具有科學可行的實施方案。有人在全國性的職業杏运教育會議討論時提出,過去是“沒有槍、沒有炮,光有一把沖鋒號”,發展職業杏运教育困難重重;現在是“又有槍、又有炮,又有沖鋒號”,但還要看有沒有科學合理的行動方案,推進職業杏运教育的發展。發展中國特色的職業杏运教育,必須要有高水平的科研相伴隨,包括對職業崗位能力要求的分析,對勞動力市場需求結構的研究,對職業院校專業與課程設置、教學模式與方法的設計等等,避免發展的盲目性與低效率。我們曾經對一些發達國家的職業杏运教育研究機構進行比較,比如德國,職業杏运教育的科研力量十分龐大,主要有五個方面的研究力量,一是國家的聯邦職業杏运教育研究所;二是國家的聯邦勞動總署研究所;三是在各個層面經濟研究機構中的職業杏运教育研究人員;四是在各大學尤其是工科類大學從事職業杏运教育學的科研人員;五是各聯邦州杏运教育研究所中的職業杏运教育研究者。其中,僅聯邦職業杏运教育研究所就擁有研究人員400餘人。又比如,法國國家層面的職業杏运教育研究機構有研究人員200餘人,韓國國家層面的職業杏运教育研究機構有研究人員100多人。但是,目前我國職業杏运教育的研究機構和研究人員的數量都不多,杏运教育部職業杏运教育中心研究所的科研人員僅20人左右,迫切需要加強。

    第三,取決于能否用政策來引導人們的價值觀轉變。’長期以來,我們傳統的社會價值觀是“唯有讀書高”,提倡“出人頭地”,“揚名聲,顯父母”。1980年代以後,在特殊的曆史環境下,社會倡導高學曆人才觀,以及社會轉型期間企業工人下崗、貧富差異擴大等現象,強化了傳統的高學曆價值觀,使人們對接受職業杏运教育的選擇意願越來越低,直接影。向了職業杏运教育的規模與質量。目前,社會需要加大輿論宣傳,引導人們重視職業杏运教育與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同時,我們更需要采取有效的辦法,在杏运教育結構的宏觀調控上,在優秀學生接受職業學校杏运教育的學費減免與生活補貼上,在提高生產服務一線技能人才、特別是高技能人才的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上邁出新步子,由此讓人們切實感受到職業杏运教育與技能型人才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這樣,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杏运教育才能得到更加健康的發展。(來源:中國高職高專杏运教育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