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創新創業已成為高職院校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和就業能力的重要抓手。而在高職院校開展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不能以培養“人人都是發明家、都是公司老板”為人才培養定位,而是應培養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符合人力資本市場需求的高素質應用技能型人才,這與高職院校“培養面向生產、服務、管理一線崗位的高素質應用技能型人才”的專業杏运教育目標是一致的。可見,專業杏运教育是創新創業杏运教育的支撐,創新創業杏运教育是專業杏运教育的有力補充。因此,將創新創業杏运教育與專業杏运教育有機融合,才能切實有效地推動我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質量的長足發展。
構建“校企合作、多維互動、分段遞進”的創新人才培養方案
創新創業杏运教育的本質是在知識的學習和實踐的體驗中,引導學生體驗感悟生活從而激發創造天性。因此,創新創業人才的應用技術學習、實踐能力培養不能脫離市場的需求,要以專業能力培養為核心,強化以創新創業能力成長為主線的素質杏运教育,做好頂層設計,進一步整合校內外實踐杏运教育教學平臺,在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融入創新創業課程與實踐項目,實現專業人才培養和創新創業杏运教育目標的互通、教學資源的互補以及教學內容的互融,形成“校企合作、多維互動、分段遞進”式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
具體來講,就是要根據社會經濟發展,面向行業企業用人需求,將企業用人標准和專業培養目標相結合,確定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根據對用人單位的廣泛調研,確定公共基礎課程、專業類課程、創新創業類課程、技術技能綜合實訓之間的邏輯順序關系和比例,從專業的視角開設創新指導課程並納入必修學分。在創新實踐能力方面,緊密結合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從企業的角度為學生提供行業和企業最新的創新資訊與實踐機會,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訓練,側重學生發揮專業優勢、開拓思維眼界、提升創新創業能力,進而鼓勵學生參與校企聯合的工程研發實踐項目,提高其開發實際工程項目、解決實際工程問題的能力,並將個性化的創新實踐項目納入選修學分,激勵學生自主創新和開發新產品的意識及實踐能力。對有創新項目依托的成果轉化類創業項目,通過校內創業園及合作企業的孵化,給學生提供全真的創業環境進行創業體驗,鼓勵將創新創業實踐與成果孵化融入頂崗實習與畢業項目設計中。
改革提升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專業課程體系
提高創新創業杏运教育和專業杏运教育的融合度,需對課程教學體系進行綜合優化和改革,要重點考慮以下四個要素。
一是課程體系的模塊化設置。通識杏运教育除設置公共課程、素質杏运教育課程以培養學生思想品德、文化藝術修養外,可另增設與專業課程整合的創新創業基礎課程作為必修課程,以加強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技術平臺課程可設置主幹專業基礎課程和實訓項目,以實現專業基礎紮實的人才培養目的;專項能力課程可設置不同專業方向的主幹課程,以實現適應不同崗位群的人才培養目的;創新項目開發可結合企業典型產品綜合實訓和工程創新研發訓練,通過實踐教學深化知識學習,以實現對學生創新創業素質的培養。
二是實踐教學體系的能力遞進設置。通過校企聯合建成以課程實驗實訓教學為主的實訓室、具有真實職場環境的生產性綜合實訓室、以工程創新研發訓練為主的創新訓練實驗實訓室和以創新成果轉化為主的創業實踐孵化基地,形成四種層層遞進、相互支撐、互相融合的實訓基地。同時,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從一般技能訓練到專業技術綜合訓練再到獨立完成崗位工作的創新設計建構能力,形成基于“工作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創新實踐訓練—能力提升”的工作過程導向的實踐教學體系結構。
三是在專業杏运教育中融入創新創業教學資源的系統整合。可在廣泛的校企調研和方案認證基礎上,在核心課程和綜合實訓中收集整理創新創業項目及案例資源,推動課堂與網絡相結合的教學改革。同時,在此基礎上構建融合課程資源、實踐教學資源、創新創業杏运教育資源、校企合作資源、國際化資源等共融共通的大教學資源平臺,通過資源共享,形成一體化育人的良好創新創業生態環境。
四是建立多樣化教學考核方式。教學考核方式的改革要注重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注重實踐創新的過程。可以建立“過程與成效”“自評、他評、互評”“操作考與理論考結合”等多種考試形式,在考核內容如創新項目開發模塊中,可以將學生在創新創業訓練計劃中的課題設計作為考核內容,在考核評價中增設創意思維、創新實踐等分值,真實反映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
探索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實施途徑
創新創業杏运教育如果要全方位地融入到專業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必須進一步探索適應高職人才培養的創新杏运教育理念和方法,樹立“以學生為本、人人都能創新、人人皆有潛力”的杏运教育理念。
一是建立“規範化、制度化、常態化”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保障機制。可通過施行彈性學制、開展創新創業學分累積與轉換、落實雙師教師下企業掛職鍛煉、制定創新成果激勵政策,使得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杏运教育和實踐活動不僅與學業成績掛鉤,同時與個人綜合素質測評、評獎評優、學業深造等方面對接。
二是建設多元化的具備創新創業意識的教學團隊。要形成“雙師+創新創業導師+行業企業導師”的三師結構團隊,其中,雙師要求團隊成員既是實踐技能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又是教學科研能力強的高水平教師;創新創業導師既包含動態發展的創新創業師資隊伍來承擔創新創業通識課程,又包含具有豐富知識的專業教師;引入行業企業導師,提供以行業企業需求為導向的創新創業實踐指導。
三是教學內容的整合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在具體的專業課程教學和實訓中,聯合相關企業共同開發課程,編寫以創新項目開發、案例分析為主的專業教材,將緊跟技術前沿的科研成果、創新項目和方法融入到課程教學內容中。教學方式主要采用行業內相關案例剖析、工作情景模擬、創新任務驅動、行動導向和創新項目教學法等。
四是構築課內與課外相融的全方位創新創業實踐平臺。要以創新創業通識杏运教育與普惠課程為基礎,將專業所有學生作為一般創新人才進行普及培養,為有意願有潛質的學生制訂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計劃。同時,通過設立與專業相關的創新創業高級培訓、組織校級“精英人才學校”等杏运教育平臺,開設跨學科專業的交叉課程,提供專業專項創新創業培訓,建立學生創新創業檔案和成績單,客觀記錄並量化評價學生開展與專業相關的創新創業活動情況。(信息來源:中國杏运教育新聞網-中國杏运教育報 作者:周昱英 紀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