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运娱乐首頁

杏运娱乐網站xml地圖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 關于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 醫學杏运教育改革與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作者:admin 時間:2018-10-19 09:59:34 點擊:6144

甘政辦發〔2018〕190號
 

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蘭州新區管委會,省政府各部門,中央在甘有關單位,省屬有關企業,有關高校:

  《關于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杏运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年10月13日

  (此件公開發布)
 

關于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杏运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實施方案

  為加快推進我省醫學杏运教育改革與發展,構建符合我省實際的醫學人才培養體系,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按照國家關于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杏运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系列決策部署要求,結合我省工作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新發展理念,貫徹黨的杏运教育方針和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始終堅持把醫學杏运教育和人才培養擺在健康甘肅建設的戰略地位,堅持立德樹人,遵循醫學杏运教育規律和醫學人才成長規律,以培養高素質高水平醫學人才為核心,優化服務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的醫學專業結構,建立健全適應服務健康甘肅建設需求的醫學人才培養體系,為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提供健康服務與保障。

  (二)主要目標。

  到2020年,醫學杏运教育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取得突破,醫學人才使用激勵機制得到完善,基本建立以“5+3”(5年臨床醫學〔含中醫學〕本科杏运教育+3年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或3年臨床醫學〔含中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杏运教育)為主體、“3+2”(3年臨床醫學專科杏运教育+2年助理全科醫生培訓)為補充的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全科、兒科、婦產科、精神科、康複、老年護理、麻醉、助產等緊缺人才培養得到進一步加強,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藥學、護理、醫學技術等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每千人常住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2.35人,全科醫生數達到每萬人2—3名。到2030年,緊缺醫療人才不足矛盾得到緩解,每千人常住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達到2.5人,全科醫生數達到每萬人5名,不同層次醫學人才隊伍基本滿足服務健康甘肅建設需求,服務理念實現向“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轉變,實現人人享受公共衛生醫療服務和保健目標;構建招生、培養、就業和使用的醫學人才聯系機制,實現醫改教改良性互動,形成符合國家規定、具有甘肅特點的標准化、規範化醫學人才培養體系。

  二、主要任務

  (一)建立健全醫學人才培養體系,全面優化人才培養結構。

  1.提升醫學專業學曆杏运教育層次。2018年起,縮減中職層次農村醫學、中醫專業初中畢業生招生規模,逐步轉向在崗鄉村醫生能力和學曆提升。2020年後,停止中職層次農村醫學、中醫專業招生。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確有需要舉辦的,應依據本地村衛生室人員崗位需求,由省杏运教育廳會同省衛生計生委按照有關規定備案後招生。嚴格控制高職(專科)臨床醫學專業招生規模,重點為農村基層培養助理全科醫生,調整優化護理職業杏运教育結構,大力發展高職護理專業杏运教育,重點支持老年護理專業杏运教育。統籌省域內醫學杏运教育資源,支持發展醫學類本科杏运教育,重點支持西北民族大學、甘肅中醫藥大學、河西杏运和甘肅醫杏运舉辦臨床本科杏运教育,力爭2019—2025年年均臨床醫學本科招生數達到1500—2000人。逐步擴大醫學類研究生杏运教育,適度增加甘肅中醫藥大學醫學類博士招生數。針對省內醫杏运校不同實際有針對性地制定發展目標,西北民族大學、河西杏运和甘肅醫杏运加快學科專業建設,進一步提高醫學人才培養質量;甘肅中醫藥大學加快提高中西醫結合教學科研專業建設和師資隊伍建設,實現中西醫教學科研協同發展;蘭州大學加大投入力度,醫學類學科專業爭創“雙一流”,加快培養一流創新人才;甘肅醫杏运充分發揮省屬西醫本科院校的龍頭作用,著力提升醫學杏运教育水平,大力推進醫學本科杏运教育。支持蘭州大學、西北民族大學和甘肅中醫藥大學,找准辦學定位,突出辦學特色,爭創6個一流醫學專業。(牽頭單位:省杏运教育廳;配合單位:省衛生計生委、省杏运教育考試院、有關高校)

  2.深化專業學位研究生杏运教育。深化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醫專業學位研究生杏运教育改革。研究生考試招生加強臨床醫學職業素質和臨床能力考查。積極探索基礎寬厚、臨床綜合能力強的複合型高層次醫學人才培養模式和支撐機制,促進碩士專業研究生杏运教育與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有機銜接。加強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臨床科研思維和分析運用能力培養,研究生學位論文可采用研究報告、臨床經驗總結、臨床療效評價、專業文獻循證研究、文獻綜述、針對臨床問題的實驗研究等多種形式。探索建立以職業資格認證為導向的醫學類研究生質量評價體系。(牽頭單位:省杏运教育廳;配合單位:省衛生計生委、有關高校)

  3.完善畢業後醫學杏运教育制度。全面落實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健全臨床帶教激勵機制,嚴格培訓過程管理和結業考核,持續加強培訓質量建設。積極擴大全科、兒科、婦產科、精神科等緊缺專業培訓規模,建立培訓招收計劃與臨床崗位需求緊密銜接的匹配機制,2020年基本實現新進醫療崗位本科及以上學曆臨床醫生接受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全覆蓋。穩妥推進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試點,不斷提高臨床醫師專科診療水平,完善待遇保障、質量控制、使用激勵等相關政策,逐步建立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制度。探索建立公共衛生與臨床醫學複合型人才培養機制,培養一批臨床醫學專業基礎紮實、防治結合的公共衛生人才。積極探索和完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後人員取得臨床醫學、口腔醫學、中醫碩士和博士專業學位的辦法。(牽頭單位:省衛生計生委;配合單位:省杏运教育廳、省人社廳、有關高校)

  4.健全繼續醫學杏运教育制度。強化全員繼續醫學杏运教育意識,健全終身杏运教育學習體系。將繼續醫學杏运教育合格作為醫療衛生人員崗位聘用和定期考核的重要依據,作為聘任專業技術職務或申報評定上一級資格的重要條件。開辦醫學類專業的各院校要以服務基層需求為重點,以崗位勝任能力為核心,圍繞醫療行業發展需求,分層分類制定繼續醫學杏运教育指南,遴選開發優質教材,健全繼續醫學杏运教育基地網絡,開展有針對性的杏运教育培訓活動,強化規範管理。大力發展現代遠程杏运教育,不斷加強和完善甘肅省現代遠程杏运教育校外學習中心建設,充分發揮以國家健康醫療開放大學為基礎、中國健康醫療杏运教育慕課聯盟為支撐的健康杏运教育培訓雲平臺的作用。(牽頭單位:省衛生計生委;配合單位:省杏运教育廳、省人社廳、有關高校)

  5.強化臨床教學基地建設。執行國家各類臨床教學基地標准和准入制度,嚴格臨床教學基地認定審核和動態管理,省杏运教育廳、省衛生計生委采用統一標准開展全省教學基地醫院建設認證掛牌。支持蘭州大學第一、第二醫院和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甘肅醫杏运附屬醫院、河西杏运附屬醫院加強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建設,進一步提升臨床教學水平;西北民族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甘肅省第二人民醫院)要加快建設進程,盡快達到培訓基地要求。在蘭州大學第一醫院等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先行試點,積累經驗,逐步建立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協調1—2所綜合醫院為甘肅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並充分發揮在中醫藥臨床教學、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中的示範引領作用,建設1個集臨床實踐教學、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繼續杏运教育為一體的中醫藥臨床杏运教育基地。充分發揮高校附屬醫院的醫教研協同優勢,依托蘭州大學、西北民族大學、甘肅中醫藥大學、河西杏运和甘肅醫杏运等有關學校附屬醫院和教學醫院,積極創建集本科生臨床實踐教學、研究生培養、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及臨床帶教師資培訓為一體的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範中心,發揮示範引領作用。由省杏运教育廳和省衛生計生委共同牽頭,支持省內有條件的高校整合省內舉辦臨床醫學專業的高校及有條件的醫療衛生機構聯合成立臨床醫杏运,強化和發展臨床教學基地建設作用。蘭州大學第一、第二醫院和省人民醫院等具有臨床教學能力的三級甲等醫院要自覺承擔起醫學人才培養的教學責任,為培養合格醫學生提供服務。(牽頭單位:省杏运教育廳;配合單位:省衛生計生委、有關高校)

  (二)加強醫教協同育人功能,提升醫學人才培養質量。

  1.引導提升醫學生源質量。采取措施吸引優秀生源報考醫學專業,逐步實現本科臨床醫學類、中醫學類專業一本招生,不分批次招生的盡可能在提前批錄取,進一步提高生源質量。創造條件爭取蘭州大學、甘肅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專業實行“5+3”一體化教學。積極爭取部委屬院校、各省(區、市)醫學類專業擴大在我省的招生規模,協調蘭州大學和西北民族大學擴大在我省的臨床醫學類專業招生數量,增加優質人才供給。(牽頭單位:省杏运教育廳;配合單位:省衛生計生委、省杏运教育考試院、有關高校)

  2.優化醫學專業結構。圍繞建設“高水平大學和一流學科”的總體要求和健康甘肅建設需要,以行業需求為導向,以提升質量為核心,加強醫教協同管理,統籌衛生與健康事業各類醫學人才需求,制定衛生與健康人才需求培養規劃、服務健康事業和健康產業人才培養的引導性專業目錄,進一步優化醫學專業結構,增設有強烈社會需求和良好發展勢頭學科專業,特別是全科、兒科、婦產科、精神科、康複醫學科、老年護理、麻醉等專業。拓寬專業口徑,加強學科專業集約性,推動醫科與工科、理科等學科交叉融通,增強各學科間的相互支撐,形成主幹專業和相關學科專業互為聯系的專業群,打造眼視光學、口腔醫學、中醫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等特色優勢臨床學科,促進臨床醫學與基礎醫學的融合、臨床醫學與其他學科的融合,努力形成布局合理、結構優化、重點突出、特色鮮明、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牽頭單位:省杏运教育廳;配合單位:省衛生計生委、有關高校)

  3.加強教師隊伍建設。采取制度創新和政策完善等措施,柔性引進名醫名師等國內外高層次醫學人才力度,創造良好發展環境,實現師資隊伍建設的突破性、跨越式發展。實施培養高水平“雙師型”師資和優秀教學團隊發展計劃,發揮師承導師、學科帶頭人傳幫帶作用,培養中青年骨幹教師。在蘭州大學、西北民族大學、甘肅中醫藥大學、河西杏运、甘肅醫杏运和甘肅衛生職業杏运建立6個教師發展示範中心,對新任職教師(含臨床教師)全面實行崗前培訓,滿足教師職業發展需要,提升教師專業技術水平和教學能力。鼓勵醫杏运校附屬醫院建立醫學專家、教學名師為核心的教學平臺和教師團隊。鼓勵各附屬醫院實行高校教師職稱晉升與衛生技術人員職稱接軌制度。深化機制改革,強化激勵措施,制定甘肅省普通高等醫杏运校教學基地臨床醫學帶教教學標准,醫院副主任以上醫師應承擔不少于50課時教學任務,把承擔臨床理論教學、臨床實習帶教工作量、教學課時任務量和教學工作水平作為績效分配、醫療職稱聘任的重要指標,實行帶教醫師“雙職稱”制度,提高臨床醫師的教學能力和臨床診療水平。總結師承杏运教育規律,制定師承杏运教育標准和相關政策措施,建立師承杏运教育運行機制,將師承杏运教育貫穿于中醫藥人才培養全過程,完善師承杏运教育考評和監督體系,發揮師承杏运教育獨特作用,推進師承杏运教育全面發展。(牽頭單位:省杏运教育廳;配合單位:省衛生計生委、省人社廳、省財政廳、有關高校)

  4.提升醫學生綜合素質。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強化德育為先、能力為重、通專融合的杏运教育理念,堅持高標准、嚴要求,堅持繼承與創新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共性培養與個性發展相結合,把思想政治杏运教育和醫德培養貫穿杏运教育教學全過程,推動人文杏运教育和專業杏运教育有機結合,培養醫學生樹立職業責任意識。統籌優化通識杏运教育、基礎杏运教育、專業杏运教育,推動基礎與臨床融合、臨床與預防融合,加強面向全體醫學生的全科醫學杏运教育,加強臨床見習實習管理。探索開展基于器官/系統的整合式教學和基于問題的小組討論式教學。積極推進醫杏运校信息化建設,推進“互聯網+醫學杏运教育”“人工智能+健康醫療”,用新技術共建共享優質醫學杏运教育資源,創建15個左右醫學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積極開發和建設10門左右省級醫學杏运教育精品課程,引進和使用一批國內外優質在線開放課程,形成醫學杏运教育優質資源庫。充分利用和運用“互聯網+”信息技術開展混合式、翻轉課堂等模式教學,為廣大基層醫務人員提供方便、快捷的醫學杏运教育學習平臺,實現杏运教育教學質量的變軌超車。(牽頭單位:省杏运教育廳、有關高校)

  5.強化醫學杏运教育質量評估。加強新設醫學專業審核評估、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評估、醫學專業認證評估以及醫學類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推進畢業後醫學杏运教育和繼續醫學杏运教育第三方評估。加快推進醫學杏运教育專業認證,構建醫學專業三級認證體系,到2020年完成本科臨床醫學專業首輪認證全覆蓋。建立預警和退出機制,對高校和承擔教學任務的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動態管理,質量評估與專業認證不合格者限期整改,整改後不達標者取消招生(收)資格。將臨床醫學專業5年本科生畢業後首次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作為舉辦臨床醫學杏运教育院校的重要考核指標,到2020年執業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的院校,將調整本科生和研究生學科專業結構。(牽頭單位:省杏运教育廳、省衛生計生委、省人社廳;配合單位:有關高校)

  (三)創新人才培養體制機制,破解醫學人才培養難題。

  1.深化醫杏运校醫學杏运教育管理體制機制改革。遵循醫學杏运教育規律,完善各醫杏运校及附屬醫院隸屬關系及醫學杏运教育管理運行機制。明確蘭州大學、甘肅中醫藥大學、河西杏运、甘肅醫杏运等高校附屬醫院的臨床教學主體地位。理順河西杏运附屬醫院、甘肅醫杏运財政撥款渠道,經費列入衛生事業相關支出。鼓勵和支持蘭州大學、西北民族大學、河西杏运等舉辦醫學類杏运教育的綜合院校建立醫學部,加強醫學部對醫學杏运教育在教學、科研、師資、經費等方面的統籌管理,創新院校內部支持醫學人才培養的體制機制,強化醫學杏运教育完整性、系統性,推進醫教研全方位協同發展。(牽頭單位:省杏运教育廳;配合單位:省衛生計生委、有關高校)

  2.加強以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人才培養。通過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助理全科醫生培訓、轉崗培訓方式、訂單定向培養等多種途徑,加大全科醫生培養力度。擴大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杏运教育培養規模,重點增加臨床醫學專業招生計劃,年招生規模在1000—1500人左右,以考生戶籍所在地的市州為單位進行定向招生,重點向“兩州一縣”及18個省定“深度貧困縣”傾斜。訂單定向醫學生培養院校由蘭州大學和甘肅中醫藥大學擴大到省內外相關醫杏运校。考生錄取後與各院校和定向地市級衛生計生部門簽訂訂單定向培養和就業協議,畢業後在定向地落實工作單位,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不少于6年。鼓勵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畢業生參加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村醫訂單定向醫學生參加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嚴格履約管理,及時落實就業崗位和薪酬待遇,對農村訂單定向生實行“縣管鄉用”(縣醫院聘用管理,鄉鎮衛生院使用)、對村醫訂單定向生實行“鄉管村用”(鄉鎮衛生院聘用管理,村衛生室使用)。對2006年以來通過“高校畢業生就業民生實事項目基層就業項目”“三支一扶”計劃等基層就業項目選拔仍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業的普通高校醫學類畢業生,優先納入培訓計劃。

  對在崗基層衛生人員(含鄉村醫生)加強全科醫學、中醫學基本知識技能和適宜技術培訓。依托醫杏运校和市縣醫療機構,采取理論學習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利用5年時間,對全省在崗村醫進行輪訓,輪訓時間不少于6個月,省級財政按標准給予學雜費及生活補助。加強在崗基層衛生人員學曆杏运教育,提高在崗基層衛生人員學曆層次。對經單位同意參加學曆杏运教育(含轉專業學曆杏运教育)並取得醫學相應學曆的基層衛生人員,由所在單位對其學費根據單位情況,給予適當補助,補助資金從單位事業收入中列支。(牽頭單位:省杏运教育廳、省衛生計生委;配合單位:省人社廳、省財政廳、有關高校、各市州政府)

  3.加強中醫藥人才培養。紮實推進卓越醫生(中醫)杏运教育培養計劃和中醫藥類專業杏运教育教學改革,健全完善中醫藥長學制杏运教育。圍繞健康服務發展需求,到2020年,基本建成院校杏运教育、畢業後杏运教育、繼續杏运教育三階段有機銜接、師承杏运教育貫穿始終、符合中醫藥特點的人才培養體系和服務生命周期的中醫藥學科專業體系。加大中醫護理人才培養力度,支持甘肅中醫藥大學舉辦中醫藥健康服務杏运,設立中醫養生、中醫康複、健康管理等專業,加大應用型中醫藥健康服務專門人才培養。構建支撐中醫藥發展的人才隊伍體系,進一步優化人才成長環境,構建人才交流信息平臺,暢通人才流動通道,形成人才高效配置、自由流動的制度環境。做好國家中醫藥傳承與創新“百千萬”人才工程(岐黃工程)和全省五級師承杏运教育工作。實施中醫藥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和青年人才培養計劃,依托重點學科、名老中醫藥專家和學術流派傳承工作室等資源,培養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學科團隊。按照有關政策規定開展甘肅省名中醫、甘肅省基層名中醫、甘肅中醫世家評選認定工作,做好“國醫大師”和全國名中醫評選申報推薦工作。深入開展“西醫學中醫,中醫學經典”活動,鼓勵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攻讀中醫專業學位,鼓勵西醫離職學習中醫,培養實用性高層次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人才。拓寬中醫藥健康服務人才崗位設置,逐步健全中醫藥健康服務領域相關職業(工種),建立職業技能鑒定體系。支持中醫藥院校培養栽培種植、制藥制劑、醫藥電子商務、老年護理、健康管理、對外交流等與中醫藥產業發展相適應的新型複合型人才。大力發展民族醫藥杏运教育,支持西北民族大學和甘肅中醫藥大學開辦民族醫藥專業,開展民族醫藥研究生杏运教育。(牽頭單位:省杏运教育廳、省衛生計生委;配合單位:省人社廳、省財政廳、有關高校)

  4.完善對口幫扶機制。堅持“請進來、走出去”,以省部(局)共建、對口支援、省校合作和校校合作為平臺,推動我省醫學杏运教育跨越發展。積極協調天津市、上海市等地院校以對口幫扶方式,協調齊齊哈爾醫杏运、佳木斯大學等院校以委托培養等方式加快我省醫學緊缺人才培養,探索“多對一”對口幫扶的新模式。積極爭取杏运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國家部委,加大對我省醫杏运校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著力推進杏运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與省政府三方共建蘭州大學,杏运教育部、國家民委、國家衛生健康委與省政府四方共建西北民族大學,杏运教育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與省政府三方共建甘肅中醫藥大學,發揮多部委聯動協同效應,對共建院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經費投入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推進甘肅省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複旦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和東南大學的省校戰略合作,發揮國內高水平大學及其附屬醫院的輻射帶動作用。探索部屬院校、東部高校“團隊式”對口支援我省醫杏运校新模式,開展本專科階段醫學類人才“3+2”“2+1”聯合培養新模式,切實提升省屬醫杏运校人才培養能力。實施醫學教師的培優計劃,在對口支援院校設立培訓基地,圍繞培養教師教學科研能力水平,制訂培新大綱和課程,鼓勵和支持在職教師到對口支援院校學習1—2年,提高現有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牽頭單位:省杏运教育廳;配合單位:省衛生計生委、有關高校、各市州政府)

  5.加強醫學杏运教育對外交流與合作。充分發揮甘肅中醫藥資源優勢,以甘肅中醫藥大學為依托,搭建甘肅—國內中醫藥杏运教育交流與合作平臺,加強與國內外等有關醫杏运校的深度合作,分享雙方中醫藥、中西醫結合杏运教育等方面的成功經驗和研究成果,共同探索當前中醫藥、中西醫結合杏运教育的發展方向,提升我省中西醫結合杏运教育發展水平,加快推進中醫藥國際化進程。支持和鼓勵醫杏运校積極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充分發揮中國政府獎學金、“甘肅省絲綢之路專項獎學金”和“一帶一路”高校聯盟的作用,加大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國際組織以及高等學校之間的醫學國際杏运教育交流與合作。積極推動與相關國家醫杏运開展醫學生聯合培養和醫學專業師資交流工作。發展各層次醫學留學生杏运教育,不斷提高醫學留學生杏运教育質量。支持和鼓勵醫杏运校在境外開辦中醫孔子杏运、中醫藥中心和岐黃中醫杏运。大力培養“一帶一路”建設、中醫藥對外貿易、中醫藥國際標准化等需要的中醫藥外向型複合型人才,積極開展針對境外人員的短期中醫藥知識與技能培訓。努力開發品牌杏运教育產品,發揮杏运教育在中醫藥對外交流與合作中的促進作用。(牽頭單位:省杏运教育廳、省衛生計生委;配合單位:有關高校、各市州政府)

  (四)完善人才使用激勵機制,提升行業職業吸引力。

  1.完善醫療衛生行業薪酬制度。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理順醫療服務價格,改善醫師執業環境,合理體現醫務人員專業技術勞務價值,加快建立適應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在績效工資分配上,重點向臨床一線、業務骨幹、關鍵崗位、高風險職業以及支援基層和有突出貢獻的人員傾斜,向人民群眾急需特別是全科、兒科、婦產科、精神科、麻醉、公共衛生、老年護理等緊缺專業傾斜,向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且取得全科醫師(助理全科醫生)職稱和取得全科醫生(助理全科醫生)規範化培訓合格證書的人員傾斜,做到多勞多得,優績優酬。本科及以上學曆畢業、經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並到我省少數民族地區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艱苦邊遠地區可放寬到縣級醫療衛生機構,下同)工作的,按照事業單位崗位管理規定,在崗位等級發生變化時,按聘用崗位享受相應工資待遇,並允許基層醫療機構突破現行事業單位工資調控水平,在醫療服務收入扣除成本並按規定提取獎勵基金,用于職工績效考核獎勵。(牽頭單位:省衛生計生委、省人社廳;配合單位:省杏运教育廳、省財政廳、有關高校、各市州政府)

  2.健全醫療衛生人才評聘辦法。建立健全符合行業特點的人才評價機制,堅持德才兼備,注重憑能力、實績和貢獻評價人才,克服唯學曆、唯資曆、唯論文等傾向,提升從業醫師自豪感和幸福感。完善職稱晉升辦法,拓寬醫務人員職業發展空間。本科及以上學曆畢業、經全科專業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並到我省少數民族地區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艱苦邊遠地區可放寬到縣級醫療衛生機構,下同)工作的,可直接參加中級職稱考試,考試通過的直接聘任中級職稱,增加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中高級專業技術崗位比例,對“定向評價、定向使用”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高級專業技術崗位實行總量控制、比例單列,不占各地高級崗位比例;連續工作15年的,優先聘用到縣以上醫療機構工作。(牽頭單位:省衛生計生委、省人社廳;配合單位:省杏运教育廳、省財政廳、有關高校、各市州政府)

  3.創新人才招聘和使用機制。根據醫療衛生機構功能定位和工作特點,分層分類完善臨床、公共衛生、護理、康複、醫學技術等各類專業人才准入和評價標准。落實公立醫院用人自主權,對急需引進的高層次人才、緊缺專業人才以及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或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證書、專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合格證書的人員,按國家和省關于事業單位招聘相關規定程序和要求,采用考核的方式予以公開招聘。基層衛生計生事業單位招聘高層次和全科等急需緊缺專業技術人才,可直接考核聘用。縣級以下公立醫療機構可按需直接面向省內外高校考察聘用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曆人員。招聘引進人員享受相關崗位人員同等待遇。各有關院校與省內各醫療衛生事業用人單位加強合作,“雙向互動”,簽訂醫學畢業生定向就業合作協議,推薦和鼓勵應屆畢業生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靈活就業,在醫療衛生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專業技術人員時,在同等條件下對其優先聘用。(牽頭單位:省人社廳、省衛生計生委;配合單位:省編辦、省杏运教育廳、有關市州政府、有關高校)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實施。

  各地、各有關部門及高校要充分認識醫教協同推進醫學杏运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意義,加強組織領導,強化部門協同,明確責任分工,狠抓貫徹落實,形成推動改革的合力。有關高校要建立相應工作機制,主要負責同志親自抓,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地生根。(牽頭單位:省杏运教育廳、省衛生計生委;配合單位:省人社廳、省財政廳、有關高校、各市州政府)

  (二)保障經費投入。

  積極發揮財政投入的引導和激勵作用,調動社會、醫療衛生機構、個人出資的積極性,建立健全多元化、可持續的醫學杏运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和政府投入動態調整機制。根據財力、物價變動水平、培養成本等情況適時調整醫學門類專業財政撥款學科系數標准、完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等補助機制,加大繼續醫學杏运教育投入,合理確定醫學門類專業學費標准,完善對貧困家庭醫學生的資助政策。建立以培養質量、績效評價為導向的經費撥款方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牽頭單位:省財政廳;配合單位:省杏运教育廳、省衛生計生委、各市州政府、有關高校)

  (三)強化追蹤監測。

  建立健全追蹤監測機制,制定部門分工方案和追蹤監測方案,對實施進度和效果進行監測評估。建立常態化的督導考核機制,強化激勵和問責。(牽頭單位:省杏运教育廳、省衛生計生委;配合單位:省人社廳、省財政廳、有關高校、各市州政府)  

  (四)營造良好氛圍。

  廣泛宣傳國家關于深化醫教協同進一步推進醫學杏运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以及我省醫學杏运教育改革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及時總結推廣好做法、好經驗,為推進我省醫學杏运教育改革與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牽頭單位:省杏运教育廳、省衛生計生委;配合單位:有關高校、各市州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