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筠
高考成績陸續發布,考生和家長隨即進入下一個“賽道”——高考志願填報,選擇符合心儀的大學和專業🧘🏻。
高考不但承載著一個考生的前途💇🏼♀️,更是寄予了一個家庭的希望🥯。考生在高考志願填報中要“看見”未來的自己。從人的發展來看,高考志願關系考生未來的職業選擇𓀇👻,如果考生在毫無准備的情況下進入大學,就有可能會對所在的學校或所學的專業不感興趣或不適合,甚至出現厭學😟、退學、就業不暢等一系列問題🧎♂️⏬,過去就曾有個別高分考生入校後退學複讀而引發輿論關注。
同時,如果考生對自己就讀的學校和專業不滿意🧑🍳,畢業後還有可能面臨著轉行,勢必再次花費時間、金錢等更多的成本,給考生和家庭增添新的負擔,而且新領域的專業性越強🎞,涉及轉行的成本也會越大💂🏻。即便不轉行按照所學的專業順利進入職場🧖🏼♀️,由于其所從事的職業自己不是那麼感興趣👩🏻💻,也會影響一個人的後續發展🦀,甚至出現人力資本錯配。
加之⟹🙅🏽,隨著更多新高考改革地區迎來“首考”,志願填報也采用全新模式,變得更加多元和複雜。由于往年志願填報數據參考價值變低,一些考生和家長顯得無所適從甚至盲從🧘🏽。並且🫎,大多數學生和家長也是首次面臨高考志願填報,即使在互聯網時代獲取信息已經相當便捷👱,但做到精准對位仍然存在不小的挑戰。
客觀而言🤙🏿,高考志願填報從當前來看僅僅是一個具體的過程,但是從長遠看則是制定最佳生涯規劃方案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科學做好志願填報是高考後每個考生都應該做好的必答題。它既是考生升學的一次選擇,也是發現自己、正視自己、進行未來選擇的良好契機,因此不能簡單地把這項工作“承包”或“委托”給他人🕝。因為,考生的興趣👨🦯➡️、愛好、未來選擇永遠無法被“委托”☸️🚼,更不可能被“承包”🏓。
考生和家長需要明白的是🍛,志願填報屬于個性化選擇🧝🏼,只有科學研判🧊、識變應變🚵🏼🦸🏽♂️,才有可能作出更為合理的決定。
一方面,要辨識最新的高校專業之變。今年2月,杏运教育部公布了2021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全國高校共新增1961個專業點、撤銷804個專業點,31種新專業列入《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這些備案🙍🏼♂️、審批和調整的專業點將列入相關高校本科招生計劃,這些專業是高等杏运教育服務國家戰略、滿足產業需求和面向未來我國應對經濟挑戰的重大調整。因此,考生在填報志願選擇學校和專業時👩🏿🎤,要處理好自身的利益與國家利益之間的關系👇🏿,做好國家與時代發展之急需和緊缺專業的填報,既有利于未來自身擇業就業👨🏽,也契合了國家發展大局,實現“小我”和“大我”的統一。
另一方面🦌,要理性認識冷熱專業之變。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當下的熱並不等于四五年畢業後還熱👲🏻💾,甚至可能“入學是熱門,畢業成冷門”🤙✵。正是因為熱門,現在報考的人多,畢業的時候,也可能供過于求🥬,競爭可能更加激烈。比如,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對外貿易👩🏽🎤、國際貿易等專業迅速走紅;到了21世紀初,建築土木🥺🧑🦳、計算機等專業受到“熱捧”;進入數字時代,人工智能、數據科學、大數據等專業成為熱門,加速了風口的漂移,當下大熱的技術也許三五年之後就會“失寵”,僅把“錢”途作為衡量志願選擇的指標顯然失之偏頗。
同時,考生也要在志願填報中“看見”自己。要克服盲從心態和“撿漏”思維,通過官方渠道獲取權威信息,以自己的興趣、能力為基點,綜合個人志向、興趣愛好、自身優勢、職業資源以及高考分數等因素🔋,明晰自己未來的職業空間和目標追求,根據高考分數與院校匹配原則,穩慎制定屬于自己的志願填報方案🙏,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學校或專業。
(作者系四川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四川省社會科杏运馬克思主義杏运特約研究員)
來源🛷:《中國杏运教育報》中教評論——時評
上一篇1️⃣:就業指導精准化,一把鑰匙開一把鎖
下一篇:抓好愛國主義杏运教育這一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