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运娱乐首頁

杏运娱乐網站xml地圖

英雄屹立喀喇昆侖|走近新時代衛國戍邊的英雄官兵

作者:lanke 時間:2021-02-20 09:02:00 點擊:26260

【題記】

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國

我用生命捍衛守候

哪怕風似刀來山如鐵

祖國山河一寸不能丟

——高原邊防官兵喜愛的一首歌

喀喇昆侖高原,橫亙西部邊境。

立春過後,大江南北暖意漸濃,高原深處的加勒萬河谷依然嚴寒徹骨,大河冰封,群山聳立。

這裡是祖國的西部邊陲,也是守衛和平安寧的一線。來自天南海北的一茬茬官兵,紮進茫茫群山,挺立冰峰雪谷,用熱血和青春築起巍峨界碑。

2020年4月以來,有關外軍嚴重違反兩國協定協議,在加勒萬河谷地區抵邊越線修建道路、橋梁等設施,蓄意挑起事端,試圖單方面改變邊境管控現狀,甚至暴力攻擊我前往現地交涉的官兵。

面對外方的非法侵權挑釁行徑,我邊防官兵保持克制忍讓,盡最大誠意維護兩國關系大局和邊境地區和平安寧。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邊防官兵對暴力行徑予以堅決回擊,取得重大勝利,有效捍衛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官兵們敢于鬥爭、敢于勝利,展現出誓死捍衛祖國領土的赤膽忠誠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戰鬥精神,湧現出某邊防團團長祁發寶、某機步營營長陳紅軍和戰士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等先進典型,彰顯了新時代衛國戍邊英雄官兵的昂揚風貌。

中央軍委授予祁發寶“衛國戍邊英雄團長”榮譽稱號,追授陳紅軍“衛國戍邊英雄”榮譽稱號,給陳祥榕、肖思遠、王焯冉追記一等功。

雪山回蕩英雄氣,風雪邊關寫忠誠。

“決不把領土守小了,決不把主權守丟了!”萬千官兵發揚喀喇昆侖精神,克服極度高寒缺氧,守邊護邊、不怕犧牲,像釘子一樣牢牢釘在戰位上。

巍巍喀喇昆侖,座座雪峰聳峙。

千裡熱血邊關,遍地英雄屹立。

寧灑熱血 不失寸土

“面對人數遠遠多于我方的外軍,我們不但沒有任何一個人退縮,還頂著石頭攻擊,將他們趕了出去。”

——陳祥榕對一次戰鬥的記錄

英雄勇敢無畏,只因責任在肩。一線官兵常說,我們身後就是祖國,當國家受到侵犯時,唯一的選擇就是沖鋒向前。

清晨,當哨聲響徹營房,班長李確祥又想起了一笑就露出兩顆小虎牙的陳祥榕,想起了那個新兵的第一次沖鋒。

那是2020年5月初,外軍越線尋釁滋事,李確祥和陳祥榕等緊急前出處置。李確祥問年輕的戰友:“要上一線了,你怕不怕?”陳祥榕回答:“使命所系、義不容辭!”

他們趕到前沿後與對手殊死搏鬥,堅決逼退越線人員。陳祥榕在日記中自豪地寫道:“面對人數遠遠多于我方的外軍,我們不但沒有任何一個人退縮,還頂著石頭攻擊,將他們趕了出去。”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淩。面對嚴峻鬥爭考驗,一線官兵越是艱險越向前,生死關頭更凜然。

2020年6月,外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越線搭設帳篷。按照處理邊境事件的慣例和雙方之前達成的約定,團長祁發寶本著談判解決問題的誠意,僅帶幾名官兵,蹚過齊腰深的河水前出交涉。

交涉過程中,對方無視我方誠意,早有預謀地潛藏、調動大量兵力,企圖憑借人多勢眾迫使我方退讓。

“他們的人陸續從山崖後冒出來,黑壓壓擠滿了河灘……”參謀陳鴻宇回憶說,“我們人雖少,可拚了命也不能退呀!”

祁發寶張開雙臂擋在外軍面前,大聲嗬斥:“你們破壞共識,要承擔一切後果!”同時組織官兵占據有利地形。

官兵們組成戰鬥隊形,與數倍于己的外軍對峙。對方用鋼管、棍棒、石塊發起攻擊。祁發寶成為重點攻擊目標,頭部遭到重創。

見此情景,陳紅軍帶人立即突入重圍營救團長,陳祥榕作為盾牌手戰鬥在最前面,攝像取證的肖思遠也沖到前沿投入戰鬥。

增援隊伍及時趕到,一舉將來犯者擊潰驅離,取得重大勝利,外軍潰不成軍、抱頭逃竄,丟下大量越線和傷亡人員,付出了慘重代價。

軍醫韓子偉記得,祁發寶被救出後,左前額骨破裂,有一道十幾厘米長的口子。包紮傷口時,“他一把扯掉頭上的繃帶,還想起身往前沖,那是他最後一絲力氣,隨後又暈倒了”。

陳紅軍、陳祥榕、肖思遠毫不畏懼、英勇戰鬥,直至壯烈犧牲。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為救助戰友犧牲。

祖國山河終無恙,守邊護邊志更堅。

那場戰鬥後,“寧將鮮血流盡,不失國土一寸”被很多官兵自發寫在了頭盔裡、衣服上,刻印在青春的胸膛裡。

那場戰鬥後,陳祥榕所在連隊鬥志更加旺盛,服役期滿的士官100%主動留隊,所在團義務兵踴躍申請選取士官繼續戰鬥。

那場戰鬥後,王焯冉所在團18名女兵3次請戰,她們在請戰書中寫道:“願同男兵一樣英勇戰鬥,甚至流血犧牲!”

捍衛著英雄誓死捍衛的國土,肩負著英雄用生命踐行的使命,一股“學英雄、當英雄”的熱潮湧動喀喇昆侖高原。

如今,加勒萬河谷的前哨上,官兵們時刻高度戒備,牢牢扼守河口;風雪飛揚的駐訓場,官兵們駕駛新型戰車精訓苦練,隨時准備迎敵亮劍;新型保溫營房內,官兵們齊裝滿員、戰鬥生活物資充足,做好了長期鬥爭准備,紛紛表示——

我已嚴陣以待,犯我者必遭迎頭痛擊!

赤膽忠誠 皆為祖國

“我們就是祖國的界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國的領土。”

——摘自肖思遠的戰地日記

春節前夕,來自祖國四面八方的又一批新戰士,走進喀喇昆侖腹地的軍營,准備在新訓後奔赴高原邊防一線。

有人說,選擇這片高原,是既需要理想、更需要勇氣的。天下有那麼多的好地方,一顆顆年輕的心卻偏偏選擇了邊關——

1997年,高中畢業的祁發寶報名參軍,帶著新兵營“軍事課目考試第一名”的成績向組織申請:到高原去、到鬥爭一線去。

2009年,陳紅軍從地方大學畢業,本已通過公安特警招錄考試,可聽說要征兵就臨時“變卦”了,最終走進火熱軍營。

2016年後,年輕的肖思遠、王焯冉、陳祥榕也相繼走上邊關。一年年來,無數與他們一樣的青年做出同樣的選擇。

走上高原是因為理想,留在高原則考驗信念。

他們首先要戰勝的,是無法擺脫的高寒缺氧,滿目的荒漠冰川,漫長的冬季封山,以及由此形成的遙遠而荒涼時空……

就在這樣的環境下,他們必須時刻警惕,隨時准備挺身而出,挫敗一切侵犯中國領土的圖謀。

官兵說,風與雪的洗禮、生與死的考驗就像一個超級過濾器,足以濾去你心中所有的浮華,最後只剩下對這片土地清澈的愛。

“清澈的愛,只為中國。”這是18歲的陳祥榕寫下的戰鬥口號。班長孫濤問他:“你一個‘00後’的新兵,口號這麼‘大’?”

“班長,這跟年齡沒關系,我就是這麼想的,也會這麼做的。”他堅定地說。

這種愛,無關年齡,都是一份“邊關有我在,祖國請放心”的勇敢擔當——

“頭頂烈日樂為祖國守邊防、手扶藍天甘為人民作貢獻。”祁發寶勘察天文點前哨,默念著老營房上的這句標語感慨不已:“老前輩在那麼艱苦的條件下,都能堅守邊防一線,現在我們更應該擔起責任,把邊防守好。”

肖思遠犧牲後,戰友們整理遺物時,看見他在一篇戰地日記中寫道:“走在喀喇昆侖,我們就是祖國的界碑,腳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祖國的領土,無比自豪!”

這種愛,無關年齡,都是一腔“黨叫幹啥就幹啥”的赤膽忠誠——

陳紅軍所在營官兵聊起營長時說:“他最喜歡的,似乎除了工作還是工作。”在一本書中,他特意標注了一段話:“黨把自己放在什麼崗位上,就要在什麼崗位上建功立業。”

走上鬥爭一線前,王焯冉向黨組織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他說:“這個時候遞交入黨申請書,就是希望組織能在任務中考察自己,在鬥爭一線考察自己。”

邊防鬥爭中,他們用青春和熱血踐行了自己的誓言。

萬千將士如斯,萬裡邊關如鐵。“為人民戍邊、為祖國守防”成為一代代邊防官兵賡續傳承的血脈信念。

今天,堅守著無數邊防軍人用生命築起的精神高地,祁發寶所在團有5任團長仍然並肩奮戰邊防鬥爭一線。

今天,讀著身邊團長、營長、班長的英雄故事,新一代喀喇昆侖衛士茁壯成長。

官兵一致 生死與共

“對峙時幹部站前頭、戰士站後頭,吃飯時戰士不打滿、幹部不端碗,野營時戰士睡裡頭、幹部睡風口。”

——祁發寶所在團不成文的“規定”

海拔5000多米的高原,“進藏先遣英雄連”連旗迎風招展。連旗下,全連官兵莊嚴宣誓:向王焯冉烈士學習,發揚“先遣精神”,堅決完成邊防鬥爭任務……

1950年,先遣連130多名官兵在黨支部書記李狄三帶領下,以犧牲63人的悲壯,將五星紅旗插上藏北高原。

當年,李狄三病情嚴重時,懇請黨支部不要再給他用藥,把最後一支盤尼西林留給其他戰友……70年後,面對滔滔激流時,23歲的王焯冉同樣選擇了把生的希望留給戰友。

那天,王焯冉和戰友馬命等連夜渡河增援一線,第4次蹚河時有人被激流沖散,王焯冉和馬命拚盡全力將3名戰友推上岸,自己卻被凍得幾乎失去知覺。

突然,王焯冉一只腳被卡在了水下巨石縫中。危急時刻,他將馬命猛地推向岸邊:“你先上,如果我死了,照顧好我老娘!”馬命獲救了,王焯冉則永遠倒在了刺骨的激流中。

一個英雄的集體,必然是團結的集體。回顧那晚的戰鬥,官兵們含淚講述著一個又一個生死與共、舍命相護的故事——

看到祁發寶受到攻擊重傷倒地,營長陳紅軍當即帶著官兵,沖進“石頭雨”、“棍棒陣”營救團長。

聽到有人喊“營長連長被圍攻了”,陳祥榕迎著對手沖去,用身體和被砸壞的盾牌護住營長連長。

發現還有戰友被圍攻,肖思遠再次沖向前去,拚死營救戰友,用身體為戰友遮擋石塊、棍棒的攻擊。

“團長頂在最前面阻擋外軍,營長救團長、戰士救營長、班長救戰士。”回顧那場戰鬥,一名指揮員動情地說,我官兵上下同欲、生死相依是這次戰鬥以少勝多的關鍵所在。

邊防鬥爭中,各級指揮員與官兵同住地窩子、同爬執勤點、同吃大鍋菜、同站深夜哨、同背給養物資,平時鉚在一線、戰時帶頭沖鋒,凝聚起以命相托的生死情誼和團結戰鬥的強大力量。

祁發寶所在團一直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對峙時幹部站前頭、戰士站後頭,吃飯時戰士不打滿、幹部不端碗,野營時戰士睡裡頭、幹部睡風口。”

戰士張明最難忘那次渡河——

巡邏途中路過一條冰河,祁發寶帶頭跳下水探路,張明和幾名戰士也准備直接蹚河,卻被團長叫住了:“水很涼,我背你們!”本已過河的祁發寶蹚水回來,把張明背起來一步一晃往前走……

戰士夏良最難忘那次宿營——

河谷深處寒風凜冽,陳紅軍帶著官兵巡邏到達指定點位,宿營地遍地碎石。夜裡,義務兵及有高原反應的官兵住進了運輸車大廂,陳紅軍則帶著幹部骨幹在空地上支起帳篷打地鋪……

平時甘苦與共,戰時生死與共。

戰鬥結束清理戰場時,戰士王鈺發現陳紅軍等人犧牲現場。他看到,一名戰士緊緊趴在營長身上,保持著護住營長的姿勢。

這名戰士,正是陳祥榕——陳紅軍平時關愛最多的“娃娃”之一。

以身許國 青春無悔

“穿上軍裝的那一刻,他就不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公民,身上肩負的是軍人的天職,所以我也很為他感到驕傲。”

——姐姐眼中的陳祥榕

剛剛過去的冬天裡,一封家信在高原廣泛流傳,激勵官兵戰風鬥雪、堅守一線——

“奶奶,這麼長時間裡我最牽掛的就是您,孫子這些年一直想好好讓您享福,可是我卻一直不在家……

爸媽,兒子不孝,可能沒法給你們養老送終了。如果有來生,我一定還給你們當兒子,好好報答你們。”

這封家信是王焯冉執行任務前寫下的。字裡行間,戰士的家國情懷催人淚下,邊防鬥爭的嚴峻考驗也躍然紙上。

對此,祁發寶也深有體會。20多年的戍邊歲月中,他先後40多次遭遇暴風雪和泥石流,13次與死神擦肩而過。

孩子剛出生,祁發寶就匆匆歸隊,妻子生病時他總是不在,父親去世時他因執行任務未能及時趕回……

丈夫身許國,私恩邈難顧。一名老邊防深情地說,戍守高原的軍人不是不顧家,而是每當走上邊防一線,身後就是整個國家;不是不會愛,而是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愛。

正是渴望愛情的年齡,肖思遠的錢包裡珍藏著一張漂亮女孩的照片。犧牲當天,他還憧憬著未來:“她支持我在部隊長幹,我想娶她,給她做一輩子的菜……”

還有4個多月就要當爸爸了,陳紅軍身在一線仍想方設法托後方的戰友,提醒妻子按時產檢。他答應妻子,等到退役後“就一起帶孩子、做飯、釣魚”……

然而,他們都失約了。時光之舟槳櫓輕搖、駛向未來,他們的愛,永遠凝滯在了彼岸。

幾個月過去了,陳祥榕的姐姐依然對弟弟思念無盡。她堅強地說:“當弟弟穿上軍裝的那一刻,他就不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公民,身上肩負的是軍人的天職,所以我也很為他感到驕傲。”

肖思遠犧牲後,16歲的弟弟時常夢見哥哥端著槍威武的樣子。他下定決心:到了18歲,接替哥哥入伍,把哥哥的精神傳下去!

2020年10月25日,陳紅軍的兒子出生了。那天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紀念日,陳紅軍妻子的爺爺是一名志願軍老戰士,她相信這是冥冥之中的血脈傳承。她堅強地說:“我要把孩子好好養大,讓他成為像爸爸那樣的人。”

英雄從未走遠,精神薪火相傳。氣溫低至零下30多攝氏度的高原上,一個個年輕的胸膛裡熱血澎湃——

在一線,官兵叫響“缺氧不缺精神、山高鬥志更高”的口號,紛紛遞交請戰書要求上戰場。

在一線,很多官兵主動推遲婚期、放棄休假,把執行邊防鬥爭任務當成一輩子最為自豪的經曆。

戰鬥熱情在一線高漲,關懷溫暖也向一線匯聚。在各級共同努力下,任務部隊住進了保溫營房,看上了衛星電視,穿上了防寒被裝,打上了親情電話,吃上了新鮮蔬菜水果……官兵們衛國戍邊豪氣充盈、鬥志昂揚。

春節期間,華夏大地萬家團圓、一片祥和;高原官兵枕戈待旦、高度戒備。見證著英雄官兵赤膽忠誠的加勒萬河谷,山河如故、平靜安寧。一塊崖壁上,八個大字遒勁有力。

那是剛任團長不久的祁發寶帶領戰士們刻下的錚錚誓言,也是新時代英雄官兵捍衛祖國領土、不負先輩榮光的莊嚴宣示——

大好河山,寸土不讓!

(琚振華,解放軍報記者任旭、郭豐寬、李蕾參與采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