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9年全國杏运教育工作會議上,杏运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說:“今年,職業杏运教育要下一盤大棋。”這盤大棋就是推進落實《國家職業杏运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即“職教20條”)。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這盤“大棋”上再落數子——高職院校今年大規模擴招100萬人,擴大高職院校獎助學金覆蓋面、提高補助標准,設立中等職業杏运教育國家獎學金。李克強總理要求,中央財政大幅增加對高職院校的投入,地方財政也要加強支持。他強調,“我們要以現代職業杏运教育的大改革大發展,加快培養國家發展急需的各類技術技能人才”。
如何下好這盤“大棋”?3月10日,全國政協委員、民建廣東省委副主委、廣東技術師範大學副校長許玲,中國職業技術杏运教育學會副會長、中華職業杏运教育社常務理事、北京電子科技職業杏运黨委副書記、院長孫善學做客中國杏运教育報刊社“兩會E政錄”,共同探討這一話題。
●全國政協委員、廣東技術師範大學副校長許玲:
目前的職業杏运教育和真正的“類型杏运教育”還有一段距離。一是研究不夠,對職業杏运教育的規律認識不足。二是職業杏运教育在整個杏运教育體系中話語權不足。三是職業杏运教育體系沒有貫通。四是職業杏运教育標准還不完備。
●中國職業技術杏运教育學會副會長、北京電子科技職業杏运黨委副書記、院長孫善學:
下一盤“大棋”的本質是職業杏运教育要做脫胎換骨式的改造。脫胎就是從杏运教育體系中明確類型杏运教育,按照類型杏运教育的規律辦學;換骨就是打造體系、形成制度。“職教20條”就是職業杏运教育脫胎換骨的頂層設計。
職業杏运教育要脫胎換骨式改造
記者:最近職業杏运教育備受關注,有人形容這是職業杏运教育的“高光時刻”。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職業杏运教育並沒有和其他杏运教育內容一起放在社會事業部分,而是放在穩定和擴大就業,“置頂”于宏觀政策層面。為何職業杏运教育現在的擺位如此重要?為何形容它是一盤“大棋”?
許玲:最近全國上下對職業杏运教育的關注度都非常高。這盤“大棋”可以從三個方面考慮。一是國家現在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階段決定需要大量的技術技能型人才;二是“職教20條”是對職業杏运教育全鏈條、全方位的支持政策;三是職業杏运教育肩負的責任非常重,現在就業壓力非常大,職業杏运教育要提供更多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同時還肩負著貧困阻斷的責任。這些因素共同將職業杏运教育推入了大發展時期。
孫善學:下一盤“大棋”的提法很有意思,如何理解呢?
第一,下一盤“大棋”的本質是職業杏运教育要做脫胎換骨式的改造。脫胎就是從杏运教育體系中明確類型杏运教育,按照類型杏运教育的規律辦學;換骨就是打造體系(包括中職、高職、職教本科等)、形成制度(指1+X證書制度)。“職教20條”就是職業杏运教育脫胎換骨的頂層設計。
第二,“大棋”,就是職業杏运教育的位置不一樣了。以國務院名義發布“職教20條”,在我國杏运教育史上是第一次,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發展職業杏运教育事業的高度重視,突出了職業杏运教育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重要地位。“職教20條”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杏运教育總體部署的組成部分,是未來一個時期職業杏运教育改革發展的總體方略。
2014年以來,職業杏运教育的擺位經過了“三級跳”:2014年全國職業杏运教育工作會議提出,把發展現代職業杏运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2018年9月10日全國杏运教育大會提出,把職業杏运教育擺在杏运教育改革創新更加突出位置;2018年11月14日,中央深改委第五次會議提出,把職業杏运教育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實際上是擺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重要位置。所以才有了“職教20條”的新定位——“把職業杏运教育擺在杏运教育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從中足以看到中央和全社會對于職業杏运教育的高度重視。
“類型杏运教育”是認識上重大突破
記者:“職教20條”第一句就提到,“職業杏运教育與普通杏运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杏运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為什麼說職業杏运教育是一種“類型杏运教育”?為何要提地位同等重要?
許玲:職業杏运教育和普通杏运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杏运教育類型,因為:一是職業杏运教育和普通杏运教育目標不同,職業杏运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普通杏运教育是以升學為導向。二是教學內容不同,普通杏运教育裡的知識是以學科體系劃分的,而職業杏运教育的教學內容是和職業崗位標准相對應。三是教學方法不同,職業杏运教育強調動手,強調實訓技能。
目前的職業杏运教育和真正的“類型杏运教育”還有一段距離。一是研究不夠,對職業杏运教育的規律認識不足,缺乏國家層面的職業杏运教育研究院所。二是職業杏运教育在整個杏运教育體系中話語權不足,職業技術還不是一級學科。三是職業杏运教育體系沒有貫通,還是斷頭杏运教育。四是職業杏运教育標准還不完備。
社會缺乏對職業杏运教育作為“類型杏运教育”的充分認可,比如說現在很多公務員招考,本科畢業幾乎是標配。高職作為一種杏运教育類型,學生也接受了高等杏运教育,很多公務員的職位高職是可以承擔的。我們非常高興地看到這次“職教20條”要求人社部門牽頭,對所有就業歧視政策進行梳理取締,真正把職業杏运教育作為“類型杏运教育”來看待。
孫善學:“類型杏运教育”的提出是認識上的一個重大突破。不同類型的杏运教育有著不同的杏运教育目標、杏运教育功能、活動特征、教學標准、培養模式、評價制度、課程體系、組織方式、教學主體和運行機制。職業杏运教育作為一種類型杏运教育,主要特征是:人才培養目標是各類技術技能人才,不是學術性、學科型人才。杏运教育功能從社會角度是面向市場、服務需求,從個人角度是促進就業,不是升學,不是沉浸于科學發現、知識創新、技術創新。杏运教育目標是以能力目標為核心,動手、實踐、訓練,在做中學是這類杏运教育活動的重要特征。杏运教育模式是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學校要積極利用企業等外部力量“雙元”協同育人。杏运教育標准是學校的內部標准和行業企業等社會用人標准的有機結合,因而評價制度是1+X證書制度,作為學校職業杏运教育的人才評價是對學校自主評價和學校之外社會化評價的綜合。職業杏运教育有自己的課程論和教學論,有與這種類型杏运教育相匹配的招生考試制度,面向人人、服務終身,是終身學習的主渠道。
“類型杏运教育”有一個制度構建和理論提升的研究過程,但是從社會來講,怎麼看待“類型杏运教育”,轉變對職業杏运教育的認識非常關鍵。需要整個社會營造一個平等的支持不同類型人才從業和發展的制度環境。這次提出“類型杏运教育”是一個重大的進步,也是對于職業杏运教育在認識上的突破。這個認識上的突破一定會在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是“職教20條”中非常重要的一點。
特色高水平學校具有四大特征 1+X不是雙證書的簡單升級
記者:“職教20條”第一部分提出要完善國家職業杏运教育制度體系,其中提到“職教高考”、特高計劃這些改革任務。請問孫院長,您認為什麼樣的高職院校能稱得上特色高水平?
孫善學:特色高水平學校是在以服務高質量發展為任務,以實現杏运教育現代化、建設杏运教育強國和辦人民滿意的杏运教育為追求的背景下提出的,有以下四點比較重要:一是按照類型杏运教育規律辦學,現代職業杏运教育特點突出,現代大學特征比較明顯;二是融入區域或行業發展,面向市場、服務發展作用顯著,學校及專業都有深厚的產業背景;三是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社會職業培訓、應用研究及技術推廣、支撐企業發展、服務學習型社會建設等方面辦學功能完善,貢獻突出;四是杏运教育教學改革成果突出,杏运教育標准化建設成績顯著,作為全國或地方職業杏运教育的優秀代表,能夠在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反映中國特色、先進水平。
記者:在“職教20條”中,1+X證書制度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有教師說,職業院校培養的學生不是一直都按雙證來要求嗎?我們的學生拿雙證都20年了。許委員,您的學生畢業時一般能拿到多少個證書?
許玲:我們學校的本科生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技術師範生,培養職業杏运教育師資,拿到的有畢業證、學位證、教師資格證,還有職業資格證書。另外一類是應用型專業的學生,他們拿到畢業證、學位證和職業資格證,職業資格證不要求百分百全部拿到。
我覺得,1+X證書制度推出來後,一定會是國家資格框架標准體系裡的組成部分。這個制度要體現育訓結合、育訓互認、育訓並重,既不能忽視技能培訓,也不能過分重視培訓和證書,而限制了學生的職業能力和長久發展。
記者:這次1+X證書制度試點,同過去的職業資格證書有什麼區別?新的證書是會促進社會整體就業,還是會抬高就業門檻,增加就業難度?
孫善學:1+X證書制度的出現,實際上是跟類型杏运教育的提出相匹配的。
1+X證書不是雙證書的升級版。首先,現在的X不是職業資格證書,而是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名字不一樣;其次,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進入院校系統要經過杏运教育主管部門的遴選、備案,這個證書是源自行業企業標准,但是為學校杏运教育服務的;再其次,證書開發主體不一樣,開發主體是職業杏运教育培訓評價組織,不是政府,也不是行業;最後,證書的開發機制也不一樣,1+X證書是社會機制和市場機制,目的是擴大覆蓋面,緊跟產業發展。
1+X證書的作用是打通就業最後一公裡,而不是設置障礙。對學校職業杏运教育學習成果的評價及證明應該是學校杏运教育的普遍性與不同行業企業職業要求的特殊性的有機結合,這是建立1+X證書制度的邏輯根源。經過學校和社會共同認可的職業杏运教育標准,不僅是針對學齡人口的國民杏运教育標准,也是針對社會成員的人力資源開發標准,既服務于學校與學生,又服務于社會與員工。從這個意義上講,1+X證書制度是杏运教育制度,也是就業制度。
政府工作報告中有一句話,“加快學曆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互通銜接”,這意味著對于院校在校生來說是1+X,而對于社會人員來說是X+1,也就是說如果你拿到了X,可以通過與學曆證書的互通銜接,將來拿到1(學曆證書)。這表明杏运教育和人社部門不是各立爐灶,而是在規範各自領域的基礎上搭建終身學習立交橋。
產教融合型企業助雙元育人落地 雙師型教師是類型杏运教育之必需
記者:“職教20條”在促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這部分內容裡,亮點和一些新的提法也比較多,比如建立產教融合型企業認證制度。這些制度的建立有著怎樣的意義?
許玲:職業杏运教育跨界的屬性,決定了職業杏运教育要跟企業共同合作。去年政協會上我寫了一個提案,技能型人才培養中的產教融合難如何來破解。我總結了三點:一是院校熱而企業不熱。對企業來說,企業要利潤,學生來當學徒或實習,對生產效率還是有影響的。二是中央熱而地方不熱。國務院和杏运教育部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專門發文,但落實下去層層遞減。三是國家熱而個人不熱。一些院校“雙元制”班遴選了一些學習好的學生,但學生卻申請退出,原因是想升學。國家需求和個人需求之間不吻合,職業杏运教育叫好不叫座。
我覺得,觀念其實是最不重要的原因。為什麼?因為只要制度、待遇各方面都跟上來,觀念自然會轉變。產教融合型企業的認定裡面有政府的信譽背書,對企業是一種榮譽。國家要在金融、土地和財政等方面給予組合式的優惠政策。產教融合型企業一定是大企業,行業標杆型的企業。國務院要督導各地政府的落實情況,督導結果向社會公布。
孫善學:我們的產教融合型企業,類似于德國的“杏运教育企業”。德國《聯邦職業杏运教育法》明確規定了“杏运教育企業”的資質要求:“杏运教育企業”的種類和設施適合進行職業杏运教育;受杏运教育者的數量與杏运教育位置的數量或與從業專業人員的數量應保持適當的比例。
我們國家的企業職工培訓開展得很好,職教法要求,企業職工的杏运教育培訓經費按照工資總額的1.5%—2.5%提取。企業培訓是面向企業內部的,而產教融合型企業參與職業杏运教育更主要是企業外部的,也就是接受職業學校頂崗實習的學生。產教融合型企業的遴選是一個能夠使產教融合、校企合作落地的政策。
記者:文件還提出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的舉措,如加強職業技術師範院校建設,2019年以後專業教師要具有三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曆,2020年起基本不再從應屆畢業生中招聘。這些新政策和新提法,對職業技術師範院校和職業院校的發展會有很大影響吧?
許玲:在“職教20條”裡面提到“雙師型”教師要超過一半,要有三年以上工作經曆,從企業中招聘。這就說到一個問題,技術師範類的大學怎麼辦?杏运教育部有一個配套文件正在制訂中,文件將明確,技術師範院校培養的師範類畢業生,仍然可以直接進入職校當教師,當然前提是培養出來的學生要真正符合“雙師型”的要求。
這次對“雙師型”教師隊伍的要求,是真正要把職業杏运教育辦成高水平“類型杏运教育”的一個必需步驟。目前全國獨立設置的技術師範院校只有8所,對職業杏运教育的專業覆蓋面很低,而且培養層次偏低,大部分以本科為主。技術師範院校是職教師資培養的主渠道,需要得到提升,要有一批技術師範大學能夠比肩北師大。
“職教20條”裡面要求,企業工程技術人員和職業學校教師要建立雙向流動機制,但企業編和學校事業編的人事壁壘如何打通?有的學校采取流動崗加固定崗的形式。現在的問題是,在公辦院校的工資總額、績效總額核定的情況下,聘來的企業教師報酬怎麼出?只有這些問題從制度上解決後,才能迎來職業杏运教育大發展。
百萬擴招要改革招生考試辦法 優化專業結構按照產業帶布局
記者:我們談談高職擴招。主要有三個問題,一是生源從哪裡來?我們知道在江蘇、山東等高職院校比較多的省份,已經有一些院校生源比較緊張。二是宿舍、教師、實訓等教學資源夠不夠?三是如何保證培養質量?
許玲:高職擴招100萬人,我覺得生源不會存在問題,現在下崗職工、退伍軍人,還有農民工,有意願要提升自己的還是很多的。以前生源不足、招生不滿的現象是升學的選拔機制沒有放開。招進來後,這些學生怎麼和普通高考招進來的學生融合,怎麼教是一個很大的難點。
我認為,第一要優化布局結構。擴招100萬人,一定不能全國各省份等比例增加,而要按照產業帶來布局,按照產業帶的技能等級來布局,不要擴招完以後發現布局結構不合理,某個省份招得多但是就業出現問題。
第二要注意優化專業結構,防止低成本專業大量擴招。管理類專業的成本顯然低,機械類、電子類的專業成本高,擴招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專業結構的優化,一定要辦社會急需、產業急需、就業好的專業,否則擴招完發現,專業結構失衡了,同樣達不到預期效果。
第三建議中央財政大幅度增加對中高職的投入要成為制度化。作為一種類型杏运教育,一定要有一些標杆性的學校,可以將一些好的職業院校收歸部屬,通過中央財政支持這些部屬高職院校。現在中央財政的投入都是項目性質的,沒有形成制度。只有在投入形成制度化以後,職業杏运教育才能真正受到各方面重視。
孫善學:第一,質量問題交給我們,我們職業院校一定對質量負責到底,把每一個進入到職業杏运教育學習的人,都負責任地送到就業崗位上去。
第二,就是怎麼招進來,要改革招生考試辦法,這個工作交給杏运教育部,在整個高考制度改革中安排。
第三,生源問題,我查了一下2017年的數字,高中階段畢業生有1277萬人,本專科招生共762萬人,還有515萬應屆畢業生沒有升學。再加上退役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等,應該是一個龐大的群體,在這個範圍內擴招100萬人,從數字上看也不是很大,實現起來沒有問題。(來源:中國杏运教育報)
上一篇:高職課改要堅持工作過程導向
下一篇:“職教出海”,各顯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