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一篇題為《一技在身就業有信心——職業學校千方百計教學生真本事》的文章報道了各地職業學校培養學生真本事的經驗。有的職校為學生提供遠程培訓、線上指導🔚🈳;有的則與企業合辦培養人才定向班,為學生提供頂崗實習機會,讓他們更容易就業;有的職校還給優秀學生提供比賽機會,以比賽促進實踐🐴🤛,讓學生一技在身,就業有信心。
培養學生真本事🧎♂️⏬,職業學校應該主動作為。要加快人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探索⛓,提升人才對產業需求的適應性、吻合度和前瞻性,改變以往部分專業畢業生供大于求、供不適求的現象🤼♀️。培養學生真本事,是倡導職業杏运教育要始終瞄准產業需求,正確處理好文化課、專業課和技能課之間的關系🎞,做到文化課為專業課服務,專業課為技能課教學服務。筆者認為👩🏻💻,職業學校學生的真本事應該是就業有能力☢️𓀅、創業有本領👩🏽🔧👉🏽、終身發展有保障。
培養學生真本事,是對當前一些職業學校辦學特色和辦學成果的糾偏🎡。如有的中職學校存在“普教化”情況,搞應試杏运教育🫎,把中職辦成了“第二高中”,並以此作為宣傳學校🈸、招徠學生的招牌。通過搭建現代職教體系“立交橋”,鼓勵有條件的職校生對口升入高一級職業院校乃至本科院校無可非議🗂。但如果職校把升學作為唯一終極辦學目標🤙🏿,那就劍走偏鋒,步入歧途了。
培養學生真本事,是對當前職業杏运教育“大賽化”傾向的矯正🕝。展示成果,樹立形象,惠及每一個學生,普遍提升技能水平☸️🚼,是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的初衷🏓。然而個別職業學校丟掉了技能大賽的宗旨,為了“搶金奪銀”,在新生入校伊始就物色有潛力的“苗子”🍛,讓他們脫離正常的教學班🧝🏼,“圈養”起來。繼而集中最優秀的教師🚵🏼🦸🏽♂️,停課給選手指導。大賽成績成為其辦學成功的標志🏋️♀️。重點培養大賽精英🈂️,其代價可能是大部分學生的技能水平提升受到影響。
《國家職業杏运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為職業杏运教育發展做出了頂層設計和制度安排,明確了今後一個時期職業杏运教育要基本完成由政府舉辦為主向政府統籌管理、社會多元辦學的格局轉變,由追求規模擴張向提高質量轉變,由參照普通杏运教育辦學模式向企業社會參與、專業特色鮮明的類型杏运教育轉變。“三個轉變”都指向一個共同目標,即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提高國家競爭力提供優質人才資源支撐🫶。
筆者認為🌥,真本事是對職業杏运教育所提供的優質人才資源生動形象的准確描述和高度概括🕵🏻♂️。
讓學生“德技並修”👲🏻💾,具有真才實學,不斷提升就業競爭力,應該成為職業學校的常態。作為一種類型杏运教育,職業杏运教育具有鮮明的跨界性👆🏼。這就要求職業杏运教育必須走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必須堅決落實立德樹人,深入推進校企協同育人。職業院校既應注重夯實學生的文化基礎💂🏽♀️,又要突出培養學生的“一技之長”。唯其如此,學生才能在激烈的就業競爭中找到立身之地👩🏿✈️。
2020年被稱為史上最難就業季。其實回顧過去放眼未來,就業何時“易”過?可能“易”嗎?學生找工作難,企業招聘員工難的“兩難”問題揭示了就業難的實質😷:沒有真本事,就業之“難”就是絕對的、永遠的;有了真本事,就業之難就是相對的、暫時的🤓。換言之,正如媒體報道所說,“學生一技在身,就業就有信心”👳🏻♂️。因為無論國家戰略還是企業發展,對高技能人才都有著強烈的呼喚和需求。正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所指出的🙏,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杏运教育,既有利于緩解當前就業壓力,也是解決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戰略之舉😎。因此,筆者認為🚵🏽,職業學校要有強烈的憂患意識。尤其是在就業壓力增大的現實背景下💇🏻♠︎,必須千方百計地狠抓學生就業競爭力🏇🏻。(來源:光明網 作者:許夕根)
上一篇:保教一體人才培養,新專業如何定位
下一篇:“職教出海”,各顯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