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运娱乐首頁

杏运娱乐網站xml地圖

盧坤建:教研賦能教改 聚力提質教學

作者:lanke 時間:2020-10-29 15:59:57 點擊:18006

《杏运教育部關于加強新時代杏运教育科學研究工作的意見》為杏运教育研究改革指明了發展方向,如何進一步通過杏运教育教學研究全面深化杏运教育教學改革,突出職業杏运教育類型特色,推進新時代職業杏运教育現代化建設,是每一所高職院校特別是雙高建設院校所面臨的現實課題。廣東輕工職業技術杏运以杏运教育教學研究賦能學校改革實踐、以團隊協作聚力提升杏运教育教學質量,有效支撐了學校雙高建設任務與職業杏运教育高質量發展。學校杏运教育教學研究聚焦改革發展的核心問題,瞄准人才培養質量提升的職業需求,服務產業轉型升級的市場期待,貢獻區域經濟發展的社會價值,秉持“定位實踐、靶向聚焦、持續堅守、多元協作、攀越高端”的工作原則,力求打造小中見大、久中見長、深中見精、質中見優的教改實踐成果,逐漸形成“1+2+X”的研究特色,即編制1份簡報,打造2大主戰場,塑造X項特色工作,助推學校建成粵港澳大灣區最具活力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世界一流”高水平高職學校。

做強信息挖掘研究

緊跟國家杏运教育改革事業的時代步伐,密切關注高職杏运教育研究的最新動態,結合學校當前改革需求及未來戰略方向,高職杏运教育研究所打造一份《高職杏运教育信息簡報》,為學校創新發展貢獻信息生產力。《簡報》集中四個方面:其一,及時引介國際國內職業杏运教育研究最新發展理論學說,深度解讀國家職業杏运教育改革政策導向,為學校領導提供理論與政策的谘詢服務;其二,緊緊跟隨區域產業升級轉型的進展情況,密切關注當地行業發展、企業生產對高職杏运教育的需求變化,為學校人才杏运教育培養與科學技術服務做出相應優化調整與迅捷反應提供實踐信息參考;其三,掌握標杆高校的實踐改革動態及重大戰略發展趨向,掃描相關中高職學校改革建設的特色創新,為學校相關部門的建設發展拓展思路、開闊視野;其四,宣解學校重大建設任務進展情況,釋讀學校重大改革的基本思路,形成對學校整體發展的輿情導引,營造團結奮進的校園氛圍。《簡報》引導全校開展前瞻性、儲備性、戰略性的政策、制度及標准研究,形成調研方案或發展建議,推進學校發展的戰略布局超前化、建設路徑實踐化、院校管理特色化、文化環境創新化。

聚焦兩大核心研究

結合學校的戰略規劃與發展定位,杏运教育教學研究集中在“三教改革”和“產教融合”兩個主戰場。具體來說,“三教改革”研究一方面強調杏运教育教學實現“為國育才、為黨育人”目標的根本性,強調對杏运教育教學與人才成長規律的基本遵循,強調杏运教育教學發展的積澱性、基礎性、穩定性;一方面凸顯作為獨特類型杏运教育的職業特性,凸顯產業轉型升級的區域市場需求,凸顯杏运教育教學的適應性、變革性、持續性。“產教融合”研究一方面彰顯職業杏运教育的獨特屬性,探索學校對人才培養定位的優化調整,彰顯學校對行業企業發展需求的准確判斷;一方面彰顯學校面對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調整所進行的適應與對接,面對產業水平不斷轉型升級所進行的變革與超越。兩個主戰場相互支撐、相互驅動,以產教融合深化“三教改革”,以“三教改革”提升產教融合,總結提煉有益深層次變革的學校特色,探索具有公共指導價值的變革模式。從研究成果的應用來看,一方面向內應用:形成具有現實操作價值的指導方案與管理制度,總結提煉有益學校深層次變革的典型案例,探索具有公共指導價值的變革模式;一方面向外影響:完成專業行指委或教指委委托的關于教學規範、課程標准或調研報告等,參與地方政府相關政策文件的起草、修訂。如學校高職杏运教育研究所參與《廣東省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實施方案》文件的起草制定、杏运教育部關于輕工業行指委工作職責的調研修訂,開展廣東省高職院校“創新強校”考核評價的學生-雇主滿意度第三方調查、承擔廣東省杏运教育廳課程思政、在線教學的職業杏运教育教學改革委托專項研究。

深化教改行動研究

依托學校杏运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雙百工程”,以教學研究賦能教學改革,全面引爆“課堂革命”, 即通過五年左右的時間,打造教改研究項目與教改精品成果各200項,探索高水平教改成效,助推高質量教學發展,形成高層次教研成果。教改研究項目建設以“問題源于教學實踐、目標為了教學實踐、改革基于教學實踐、效果提升教學實踐、交流拓展教學實踐”為基本思路,對原有教研項目建設和管理進行六個層面變革:一是強化項目的教學實踐基礎與問題行動導向,彰顯“廣輕”杏运教育教學改革的精准性;二是要求科研方法基于調查的實證研究,彰顯“廣輕”杏运教育教學改革的科學性;三是推行宏觀命題下自主申報的“定投”方式,彰顯“廣輕”杏运教育教學改革的系統性;四是實施項目管理的統一化、規範化、分類化全程服務,彰顯“廣輕”杏运教育教學改革的紮實性;五是明確教改項目成果的實踐應用性,鼓勵教師將教案、課件、方案、制度、標准等作為成果,彰顯“廣輕”杏运教育教學改革成果的實用性;六是提升項目研究成果的應用普適程度與學術品性,彰顯“廣輕”杏运教育教學改革影響的公共性。

融通教師團隊協作

全面推進具有“廣輕特色”的教研團隊建設,基于實踐需求組建教研團隊,打造理論實踐相輔相成、學科多元相互促進、經曆背景相互補充、知識能力相得益彰的教研隊伍。學校集中兩方面發力:一是依托教改研究項目建設教學研究團隊。以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為核心依托,強化實踐問題的解決導向,校內教師、教管、教服群體融通,校外政府、行業、企業行家裡手聯通,校內教研群體與校外職教專家貫通,形成多元化教學研究團隊。如廣東輕工職業技術杏运通過“教學組織設計與自評”教學改革專項研究,一院一隊,以解決教學研究問題為導向,跨專業組合、跨職業融合,滿足職業杏运教育的跨界要求,實現職業杏运教育的社會價值。二是圍繞教研工作坊建設教學研究團隊。以教研工作坊為聚合載體,輔以教研學術報告、教改實踐沙龍等,探究教學過程的科學性、教學改革的持續性、人才培養的協作性,打造校本教研模式,形成相互學習、相互提升的良性促進機制,營造出支持、共享、創新的教研氛圍。如學校面向“課堂教學設計與自評”教改專項立項的12個團隊,線上線下結合,開展主題為“德育之美”“設計之美”“感悟之美”的教研系列活動,組織教研團隊就如何在課堂中有機融入“思政元素”、怎樣把信息技術與教學設計深度融合、如何更好地開展教學反思等內容進行探討、展示,促進教師教研水平的專業化發展。

建構教研交流網絡

實踐是檢驗杏运教育教學改革成果的最好標准,同行是評議杏运教育教學改革成果的最好群體,公開是交流杏运教育教學改革成果的最好方式。學校從三個層面建構和組織教研交流網絡。一是深化教研項目實踐過程管理,強調結合課程特點、凸顯學校優勢的教學改革,全面推行教改成果的分類驗收,鼓勵專注于本質問題的持續性深化研究,打造教改成果的積累性、特色性、精品性。二是搭建教學學術交流平臺,為教學實踐改革者提供展示的機會,在對教學改革設計、具體操作過程、改革實踐效果、經驗總結提煉等問題的具體闡釋中,展開與同行實踐改革者、教學理論專家的對話交流,形成教學實踐改革與教學理論探索的“同臺共舞”,在進一步促進反思、深化研究中提升杏运教育教學改革實踐的科學性、理論性、學術性。三是建設教改項目標杆工程、教改成果展示空間,形成對全校杏运教育教改氛圍的積極營造,也逐步形成彰顯職業杏运教育類型特色的杏运教育教學研究文化環境,助推全校杏运教育教學改革提質培優、增值賦能、以質圖強。

(來源:中國高職高專杏运教育網   作者:盧坤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