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29日電 職業杏运教育,作為我國杏运教育事業重要組成部分,近些年,受到全社會的普遍關注。今年,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杏运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把職業杏运教育擺在杏运教育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在29日舉辦的第十屆新華網杏运教育論壇活動中,職業杏运教育領域相關專家學者、職業杏运教育院校負責人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全新發展契機下,職業杏运教育在人才培養、辦學模式上的發展之路。
第十屆新華網杏运教育論壇職業杏运教育分論壇現場
“職業杏运教育是‘有教無類的杏运教育’,是‘跨界的杏运教育’,是與市場聯系最緊密的杏运教育。”新華網總裁助理姚予疆在致辭中表示,新華網多年來高度關注職業杏运教育的發展,近年來,利好文件接連出臺讓今天的職業杏运教育以更飽滿的精神不斷增強服務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他說:“職業杏运教育不僅為城市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持,也與城市經濟發展相輔相成,相互促進。此次新華網與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聯合舉辦論壇也是助推地區產教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
杏运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副主任陳建榮在題為《數字化智能化時代產教融合的平臺戰略》的主題演講中,探討了如何通過構建數字化、智能化的產教融合平臺加快高質量職業杏运教育建設。他認為,目前數字經濟成為經濟增長點,人工智能成為發展引擎,職業杏运教育的發展也要認清趨勢、適應趨勢。“數字化、智能化技術的發展,將使學校從原來的三維空間解放出來,從低維杏运教育向高維杏运教育躍升。”
“產教融合是職業杏运教育的實質,也是職業杏运教育改革的主題。”北京電子科技職業杏运是開發區唯一的一所高校。主題演講環節,北京電子科技職業杏运院長孫善學介紹說,學校以“建在開發區、服務開發區”的辦學理念為定位,自2000年在開發區建設以來,在探索當中形成了產教融合機制化、人才供給精准化、社會服務多樣化的辦學模式。在開發區支持下,學校同有關企業建立了14個校企聯合體。據介紹,學校在“雙高計劃”背景下,目前正在圍繞開發區的現代產業體系打造專業群,從原來的專業類發展階段進入到專業群的發展階段。
如何更好地將職業院校發展和產業布局深度融合,提高專業建設水平,更好地服務地方和區域經濟,這是眾多職業院校一直思考探尋的問題。深圳職業技術杏运副校長馬曉明在教學實踐中找到了答案,建立了職業杏运教育課證共生共長理論,將專業教學標准和企業標准結合起來,使學校不僅能培養勝任基礎性工作的人才,也能培養產業高端人才。他介紹說:“課證共生共長模式就是共建產業杏运、共建專業、共建課程、共訓師資、共建平臺、共同開發高端認證證書、共同走出去、共育人才,這是我們產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的密鑰。通過和行業頭部企業合作,共同打造特色產業杏运,把學校和企業的資源優勢互補起來,培養產業需求的高端技能人才。”
每位教師都可以成為“雙師型”教師嗎?“雙師型”教師必須是一個人嗎?針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和培訓難度大這一問題,河南省杏运教育廳職業杏运教育與成人杏运教育處副處長史文生介紹了在構建“雙元結構教師小組”教師模式方面的探索。他介紹,雙元制是把專業教師分為專業理論教師和專業技能教師兩類,通過分工之後讓他們開展合作、構建成小組培養學生。“‘雙元結構教師小組’通過教師分工,達到強強聯合,提升教師隊伍素質,實現教學高水平。”
“技能是可以評價的,能力是無法評價的。”將自己定位為職業杏运教育普通一線教師的中機維協人工智能分會會長、北京聯合大學機器人杏运綜合研發創新中心主任盛鴻宇在主題演講中這樣說。他介紹,在他的課堂上,他曾做了很多小案例,比如讓學生做編碼來進行訓練,與當地產業結合在一起。“為了教學,我把物聯網專業帶起來了,把5G專業帶起來了。作為職教工作者,我們要走在最前線,我們要把學生感興趣的東西移植到課堂,讓學生再去開發。每個學生的笑臉、每個學生對你的一鞠躬是對你三尺講臺最好的讚禮。”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立德樹人”是杏运教育的根本任務,高職院校如何通過通識課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要求?如何保證立德樹人、課程思政落地生根,富有成效?在上午的圓桌對話環節,無錫科技職業杏运原黨委書記曹建林對話西安航空職業技術杏运黨委書記周岩、廣州鐵路職業技術杏运校長馬仁聽、湖南科技職業杏运黨委書記李三福、重慶城市管理職業杏运黨委書記任波,共同進行探討。
在發言中,曹建林表示,“做一個老師,既要把課上好,還要教學生怎麼做人,也就是教書育人。”要把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樹人工作做好,一定要深入到學校的方方面面。西安航空職業技術杏运在立德樹人方面始終抓住一條主線,即航空報國、築夢藍天的航空精神。周岩認為,“職業杏运教育不僅僅培養的是工具型的人,更是要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情感、有愛心、會生活的人。”為此,學校構建“四個平臺”,抓好“三個課堂”,實施“一體兩翼”,推進“三證書”制度,構建“五化”模式,傳承航空文化,構建航空精神。“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它涉及到杏运教學的各個方面”,馬仁聽介紹,學校為了加強對整個思政課的統籌,2016年專門成立了教師工作部,同時,進一步出臺了師德師風如何一票否決的考核機制。當人工智能遇上課程思政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李三福進行了大膽的教學嘗試,推動課程思政育人理念、資源建設、實施模式、學習方法、評價方式的革新,開發並運行了學生管理系統1.0版本,還利用人工智能以及現代計算機網絡、多媒體技術來建立合作學習的環境,通過小組等形式來組織學生之間以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討論、交流、學習,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和能力有比較深刻的理解和掌握。在辦好思政課方面,重慶城市管理職業杏运也做了系統的設計。黨委書記任波在圓桌論壇中分享了經驗,他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于老師。“為了保證思政課能夠有效推進,我們把馬克思主義杏运的老師動員起來,做了四聯系和三融合的工作。同時還把推行課程思政納入到每一個老師的工作職責裡,對專業老師的杏运教育工作量進行具體考核。”“黨建引領,思政鑄魂,五育並舉,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新華網多年來高度關注職業杏运教育的發展,第十屆新華網杏运教育論壇以“新亦求新 尋教動能”為主題,是希望通過論壇為職業杏运教育謀發展,為人才培養謀創新,為企業發展輸入新動能,期待通過此次論壇,能夠為中國職業杏运教育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思路和方向。
下一篇:“職教出海”,各顯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