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运娱乐首頁

杏运娱乐網站xml地圖

“三駕馬車”動力增強 經濟複蘇力度料超預期

作者:lanke 時間:2020-12-08 23:07:18 點擊:12724

  三大采購經理指數位于年內最高點,半鋼胎開工率、焦爐生產率大幅高于去年同期,汽車消費持續回暖,重卡銷售同比增長26%,物流業景氣指數升至年內高點,中國快遞發展指數大增35.8%……在11月主要宏觀經濟數據出爐前夕,密集發布的一系列先行指標和高頻數據顯著上行,彰顯供需兩旺勢頭延續,“三駕馬車”動力增強,經濟複蘇力度料超預期。業內表示,隨著宏觀政策更快落地見效,四季度GDP增速有望達到5.5%以上,全年經濟實現正增長幾無懸念。

  作為經濟運行的先行指標之一,采購經理指數(PMI)走出了“九連榮”態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中國制造業PMI、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2.1%、56.4%和55.7%,高于上月0.7、0.2和0.4個百分點。三大指數均位于年內最高點,並且連續9個月高于臨界點。

  財新PMI同樣保持擴張態勢,11月財新制造業PMI升至54.9,創2010年12月以來最高值,財新服務業PMI升至57.8,為2010年5月以來次高值,財新綜合PMI升至57.5,創下2010年3月後最強勁增速。

  拉動國民經濟運行的“三駕馬車”,均有不俗表現。其中,出口率先跑出加速度。海關總署7日數據顯示,11月出口增速高達14.9%,高于10月7.6%的增速。投資方面,制造業、地產、基建等投資保持穩步回升態勢。其中,地產增速維持更強韌性,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強勁。

  消費方面,高頻數據也顯著上行。乘聯會數據顯示,11月乘用車市場日均零售6.2萬輛,同比增長5%,環比增長3%。今年“雙11”期間,各大電商平臺交易普創新高,釋放更濃消費暖意。據國家郵政局測算,11月中國快遞發展指數為312.5,同比提高35.8%。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數據顯示,11月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7.5%,升至年內高點,快遞快運業業務量再創年內新高。

  “近期高頻數據表現樂觀,無論是生產側還是需求側均在不斷回暖。”廈門大學經濟杏运教授孫傳旺對《經濟參考報》記者指出,煤炭、鋼鐵、有色等大宗商品價格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百強房企與汽車銷售數據保持持續複蘇的高景氣度,各類國際航運指數也明顯上漲,預示出口在年末仍將保持強勢。

  不少機構表示,11月種種跡象顯示,經濟升溫趨勢仍在延續。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王涵指出,11月工業增速可能仍偏強,經濟或繼續向正常水平回歸。同時,制造業投資或進一步回暖,基建投資單月增速或仍維持偏強,地產投資或繼續保持韌性,整體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或將繼續回升。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指出,11月經濟複蘇進程繼續,保持供需兩旺勢頭。需求側“三駕馬車”消費、投資、出口增速持續回升;供給側高頻數據總體表現良好,工業生產將延續強勁態勢,工業增加值和服務業增加值可能進一步提速。

  值得注意的是,進入2020年末,不少地方密集開會部署,釋放出全力沖刺一個月、打好全年收官戰的強烈信號。

  11月30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召開全區經濟運行調度視頻會議,要求全區各市沖刺最後30天,努力全面完成2020年全年經濟發展各項目標任務。會議提出,緊緊咬住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全力沖刺、精准發力,迅速扭轉工業增速趨緩的狀況,狠抓重大項目,擴大有效投資,紮實推動農業生產增收,大力挖掘消費旅遊以及各項政策措施的落地見效。

  牡丹江市12月1日召開的市委常委會會議強調,聚焦關鍵領域促進增長,強化重點行業支撐,深入挖掘消費潛力,充分釋放投資拉動效益,確保農業豐產增收,全面做好經濟運行調度,千方百計提高經濟活躍度,為全市和全省經濟由負轉正貢獻力量。

  12月4日,大連市政府召開經濟運行視頻調度會議,要求緊盯重點領域、重點地區、重點行業和重點項目,強化調度、加壓推進、沖刺攻堅,全力擴大有效投資,促進工業提質增效,不斷激發消費需求,推動外貿創新發展,做到三次產業同步發力、各個地區競位爭先,確保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經濟參考報》記者指出,有些地方經濟增長已在三季度轉正,有些地方還在努力轉正。總體來看,各地正全面落實“六穩”“六保”政策措施,努力恢複經濟增長。而年底確保穩增長的關鍵在于發揮投資的關鍵作用,即加大有效投資和引導項目開工建設形成實物工作量,助推經濟穩步複蘇。

  劉向東表示,宏觀經濟政策將更快落地見效,推動經濟增長向潛在產出附近回升,四季度GDP增速有望達到5.5%至6.0%區間,全年有望實現2%以上的增長。李超表示,經濟複蘇超預期,四季度GDP增速料達6.6%。

  “四季度經濟將進一步回升,帶動全年經濟走勢實現V型反轉。”孫傳旺表示,未來宏觀政策將圍繞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求,重點將放在保障經濟穩定運行的領域,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激發並提升內需潛力,為“十四五”開局之年打好良好基礎。(新華網   記者 班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