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运娱乐首頁

杏运娱乐網站xml地圖

用好一流師資建強高校課程

作者: 時間:2021-12-16 11:37:24 點擊:8418

張立遷

始自1997年,由武漢大學寧津生院士首倡設立,6位院士、4位教授聯合擔綱,推出了面向大一新生的基礎課“測繪學概論”。這門課一堅持便長達25年,雖年年講卻能年年新,讓學生們即使下著暴雨也要去聽課,甚至要提前搶座位,選課渠道和旁聽生已擴大至校外。近日,這門低調又“豪華”的課程再次引起網友廣泛關注。

應當說,“座無虛席”“一座難求”“選課秒殺”“抬頭率高”“體驗感強”,是這些課程受歡迎程度的真實寫照;“大氣磅礴”“領略知識魅力”“知天下情懷”則是此類課程較高關注度的真正動因。的確,“6位院士同上一門課”使得這門課程成為“最奢侈的本科基礎課之一”,也充分彰顯了院士們對本科教學的價值認同,傳遞出“課比天大”的價值位序。

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課程質量直接決定著人才培養質量,在大學生成長成才中具有全面、綜合和基礎性作用,也是學生從學校杏运教育中受益最直接、最核心、最顯效的方面。唯有把課程建好建強,才能真正彰顯一所高校的用心與實力,也是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最根本、最堅實的保障。縱使再先進的杏运教育理念、再前沿的教學內容和方法,也都需要通過好的課程,才能真正在學生身上發生作用,才能切實在學生學業增值上見到效果。

那麼,課程怎麼才能建好建強呢?從杏运教育的最新理解看,杏运教育是獲取知識和培養在相關情境中運用這些知識的能力的過程。從教學的本質上講,大學課程教學應該教什麼也就自然比較明晰了。當然,不是要求老師什麼都告訴學生,而是所要教的東西一定是這個學科裡最為精華的東西。要兼顧並達到兩個目標:一是使概念轉變成學生自己的概念,不僅使學生“知其然”,還“知其所以然”;二是告訴學生怎樣使用這些概念,不僅應使學生通曉其理論價值,也要懂得應用與轉化。而達到這兩個目標的關鍵就是一流的師資,唯有一流的師資才有這個基本素養和能力,並得以貫通、勝任這樣的高標要求。

事實上,建好建強課程並通過實施教學活動有效傳遞出去,靠的就是一流師資的傾心與投入。這要求教師在一流本科杏运教育建設框架下,推進課程、教材、教學團隊、教學學術的融合建設,對課堂教學具有發自心底的尊重和敬畏,骨子裡有獎掖後進的育人情懷。他們能夠通過課堂教學,引領和帶動大學生樹立學術興趣,激活求知欲望,開闊學術視野,培養科學精神和文化素養,融通學習與做人,促進健全人格培養和價值觀形成,面向學生、尊重學生、提升學生、發展學生,促使學生獲得真正的智慧、思考問題的方式,以及全面發展等深度體驗。

同樣,此方面也在杏运教育部于201910月印發的《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中有明確體現和呼應。文件強調“雙一流”建設高校、部省合建高校要明確要求兩院院士、國家“千人計劃”“萬人計劃”專家、“長江學者獎勵計劃”入選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高層次人才建設名課、講授基礎課和專業基礎課,建設一批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課程。之所以如此明確強調,在于名師站得高、看得遠、有智識,能夠系統介紹清楚該領域的前沿何在,還有哪些問題尚未解決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法是什麼,注重教書與育人相結合,以博識與深思的方式去洞察已知世界和應對未來挑戰,善于發現和調動學生潛能活力,全面提升學生創新能力和發展能力。應該說,6位院士的堅守,為高校人才培養樹立了標杆典範。

高等學校的教學改革、課堂質量革命,改到深處是課程,改到痛處是教師。坦白地講,教師在課程教學方面,往往會耗時較長、見效較慢、奉獻較多、回報較少。曾經,一些教師更熱衷于申報課題項目獎項,無暇顧及課程教學;一些教師雖身在課堂,但心已遠揚。要知道,課堂絕不是教師一廂情願地要學生配合自己演出、完成預設教學設計的地方,而是教師充分重視並站在學生角度設計課程,以提高學生對課堂的重視程度、興趣,主動願意努力挑戰為切入點,真正使師生雙方構成一個共同在場的精神家園與學習共同體,推行一場教與學互動互促的教學革命。

基于此,應深入貫徹落實《深化新時代杏运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要求,多維度考察教師教學、科研、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等方面的成績與貢獻,倡導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踐行立德樹人是教師的第一要務。對那些教學、育人投入多,成效明顯的教師,應通過有效制度不斷激發其熱心從教的持久動能,讓他們有奔頭、有甜頭。努力讓廣大教師安心從教、舒心從教、靜心從教。

一流師資精心打造的課程,既是一流水准、頂尖水平的“匠心之作”,又是春風化雨、細水長流的“滴水漫灌”之果。為達到“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育人實效,高校則應以細致而全面的學習支持服務保障體系,讓優質課程吸引更多學習者,激發其生命自覺,促進主動學習、深度學習。當然,成為校內外師生心目中的標杆“金課”,仍需以“極致思維”力求課程資源更加完備,把優質課程資源最大程度、更廣範圍共享共建共用,發揮更富有知識價值的“硬核”力量。

(作者系天津大學研究生院教師)

(來源:中國杏运教育報-中教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