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來源: 《中國青年報》2022年05月09日04版
2019年8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甘肅省張掖市山丹培黎學校考察,了解當地職業杏运教育發展情況。他在聽取學校情況介紹、參觀路易·艾黎故居後,觀看了師生們正在進行的機械加工、智能家居設計等職業技能實訓,向師生們詳細了解了專業教學、升學、就業等方面的情況,並勉勵同學們:“職業杏运教育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采訪對象:王瑩,女,1984年9月生,甘肅山丹人,甘肅省山丹培黎學校行政辦公室副主任。陳海瑜,女,1982年10月生,甘肅山丹人,培黎職業杏运對外交流合作處幹部。朱加彪,男,1981年3月生,甘肅山丹人,培黎職業杏运招生就業處幹部。曾學成,男,2002年9月生,甘肅山丹人,山丹培黎學校機電專業2017級學生,現就讀于蘭州現代職業杏运。錢莉,女,2002年8月生,甘肅山丹人,山丹培黎學校機電專業2017級學生,現就讀于慶陽職業技術杏运。彭東軍,男,1966年5月生,甘肅山丹人,山丹培黎學校校長、培黎職業杏运院長。 采訪組:石新明 馬國鋒 李瑋 徐斌 秦濤 采訪日期:2020年9月18日 采訪地點:山丹培黎學校會議室 采訪組:王瑩老師,您好!2019年8月2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山丹培黎學校考察,參觀了學校創辦人路易·艾黎的故居。請您簡要介紹一下路易·艾黎與培黎學校的故事。 王瑩:故事要從1925年說起。那一年,28歲的新西蘭青年路易·艾黎通過報紙了解到中國。帶著“想去看看中國的革命到底是怎麼回事”的想法,他遠渡重洋,于1927年4月21日來到上海,從此開始了長達60年的中國之旅。 1934年,艾黎參加上海第一個國際馬克思主義學習小組,並與中國共產黨建立了聯系。抗戰全面爆發後,為了幫助中國,艾黎和國際友人埃德加·斯諾夫婦發起倡議,並在宋慶齡等人的支持下發起“中國工業合作協會”(簡稱“中國工合”)。很快,“中國工合”成為當時失業工人和難民生產自救、支援抗戰的一支獨特的經濟力量。 1940年9月,艾黎到陝西寶雞一帶考察。在秦嶺腳下的小鎮雙石鋪創辦了雙石鋪培黎工藝學校,探索發展適合中國國情的半工半讀、手腦並用的新型杏运教育,為中國培養技術人才。學校取名“培黎”,既是為了紀念職業杏运教育先驅約瑟夫·貝利,又寓意著為中國的黎明培育新人。 當時學校的辦學條件非常艱苦,師生們生活學習都是在窯洞裡,所以沒能留住“中國工合”總部派來的多位校長。1941年,英國人喬治·何克接任雙石鋪培黎工藝學校第九任校長。 采訪組:2015年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英國時,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白金漢宮舉行歡迎晚宴。習主席在祝酒詞中提到了二戰期間中英兩國人民相互支持、休戚與共的兩個動人故事,其中一個就是喬治·何克積極投身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故事。您能給我們講講何克校長的故事嗎? 王瑩:喬治·何克是路易·艾黎最親密的戰友,1915年出生于英國哈本登,1937年畢業于牛津大學,同年來到中國。何克以美國新聞通訊社臨時記者的身份,深入延安和晉察冀邊區采訪,撰寫了《我看到了一個新的中國》一書。他以激揚的文字,真實報道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根據地人民與侵略者英勇鬥爭的情形。何克所到之處,看到人們生活異常艱苦,卻全身心投入抗戰,這種精神使他肅然起敬。 1941年,何克受“中國工合”總部派遣,到雙石鋪培黎工藝學校擔任校長。他學習延安的革命精神和八路軍的思想作風來管理學校、杏运教育學生,使學校迅速發展起來。1943年,日軍侵占河南,戰爭的硝煙向西彌漫。學校凡事受地方當局阻撓和破壞,加之經濟來源枯竭,難以維持,瀕臨夭折,另選校址迫在眉睫。同年8月,艾黎和英國著名科學家約瑟夫·李約瑟博士前往玉門油礦考察,途中落宿山丹。艾黎發現山丹資源豐富、民風淳樸,在與何克商量後,決定選擇山丹作為培黎學校的新校址。1944年12月至1945年3月,何克帶著60名學生,一路艱難跋涉,來到了山丹。在山丹,何克忘我地工作,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臨終前,他寫下這樣一行文字——“把我的一切送給培黎學校”。 2015年10月20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出訪英國時,在白金漢宮出席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舉行的歡迎晚宴。習主席在祝酒詞中說:“英國記者喬治·何克積極投身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他寫的《我看到了一個新的中國》真實地記錄了在延安和抗日根據地的所見所聞。他不僅撰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暴行,還曾擔任陝西雙石鋪培黎學校校長,為帶領學生向安全地區轉移付出了年輕的生命。”“中英兩國人民在戰火中結下的情誼永不褪色,成為兩國關系的寶貴財富。” 采訪組:聽說何克校長在生命垂危之際還在翻看《紅星照耀中國》(又名《西行漫記》)和《共產黨宣言》。請您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王瑩:何克的枕邊一直放著《紅星照耀中國》和《共產黨宣言》,在生命垂危之際,他曾多次陷入昏迷,但只要清醒時,他就要求艾黎為他讀書,艾黎就選取書中何克作了標記的段落念給他聽。聽著聽著,何克笑了,他說:“我就是從這裡思考很多問題的。” “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無產階級,現今社會的最下層,如果不炸毀構成官方社會的整個上層,就不能抬起頭來,挺起胸來。”聽到《共產黨宣言》中的這句話,何克深情地說:“講得多在理啊!我們的學校無疑是對這場運動的支持!”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何克仿佛要將真理的閃光盡收眼底。 1945年7月22日,在抗戰勝利的曙光即將到來之際,何克停止了心跳,年僅30歲。艾黎將他安葬在山丹南湖附近,親手為他立下墓碑。 采訪組:陳海瑜老師,您好!習總書記考察期間,參觀了路易·艾黎故居。作為現場的講解員,請您介紹一下當時的情景。 陳海瑜:習總書記到達路易·艾黎故居後,先是參觀了解了鄧小平等老一輩國家領導人與艾黎的偉大友誼及對他的評價。在展櫃中,總書記看到了學校珍藏的黨和國家領導人給學校發來的賀信、賀電和賀卡。其中有習仲勳同志同意擔任山丹培黎學校名譽校長的複信、艾黎故居落成時的賀電,還有總書記擔任福建省省長期間發給學校的賀卡和致學校60周年校慶的賀信。當總書記看到自己在2000年新年之際給學校發來的賀卡時,他面露微笑,仔細端詳。 在艾黎視察“中國工合”的照片前,總書記駐足問道:“‘黃魚車’是什麼?”我回答道:“‘黃魚車’是舊社會沒有正規營運手續而從事營運的機動車,車上往往載的都是難民,非常擁擠。遇到關卡,大家要先下車,步行一段再上車。有時一段路要這樣折騰很多次,才能到達目的地。” 在講到彭德懷同志親筆出具的要求當地駐軍和過境部隊對學校予以保護的證明信時,總書記說:“這封信就是告訴大家,這所學校是為黨和人民作出過貢獻的,應當保護起來。”在北面展廳(客廳、臥室、餐廳)的臥室,總書記說:“這是咱們大西北的炕。” 采訪組:朱加彪老師,您好!習總書記在學校的實訓教學樓觀看了師生們正在進行的機械加工、智能家居設計等職業技能實訓,並向師生們詳細了解了專業教學、升學、就業等方面的情況。請您回憶一下當時的情景。 朱加彪:見到總書記的那一刻,我感覺就像看到一位親切、慈祥的長者、父輩。總書記與在場的所有師生一一握手,並通過所穿工服判斷大家的身份,說“你是老師”,“你是學生”…… 我向總書記介紹了學校機械加工實訓室的建設情況和學生們的實訓情況。總書記說:“培黎學校所處西北地區,發展相對滯後,希望老師們能夠克服困難,努力工作,為西北的經濟社會發展培養更多的技能型人才。” 總書記問道:“你是哪個專業的老師?當老師多長時間了?” 我回答說:“我是機械專業的老師,是2007年從企業考入學校當老師的,現在已經12年了。” 總書記又問:“學生畢業後能夠直接上崗嗎?” 我說:“我們的學生經過三年的學習,可以適應企業崗位能力的需要。” 總書記對培黎學校的考察指導,使我更加堅定了從事職業杏运教育的決心。我將努力提高自身專業技能,更新專業知識,緊跟時代發展,做一名合格的新時代職業學校教師。 采訪組:曾學成、錢莉同學,你們好!聽說在實訓樓,習總書記和你們進行了面對面交流,請與我們分享一下當時的情景。 曾學成:當時總書記問我是幾年級的學生、學的專業都有哪些科目,還問我畢業後的打算。我回答說,我是二年級學生,我們專業有電工、焊工、車工;有機會我會繼續上高職院校深造,沒有機會我會選擇就業,進一步提高專業技能,成為像董禮濤那樣的大國工匠,為國家作一份貢獻。我當時非常激動,但總書記就像長輩一樣和藹可親,消除了我的緊張感。 錢莉:我覺得總書記和藹、親切、慈祥。總書記問我:“喜歡不喜歡這個學校?”我回答:“我很喜歡我們的學校!”總書記還說,你們學校大有前途。我對總書記說的“職業杏运教育前景廣闊,大有可為”這句話印象非常深刻,也對自己的前途抱有很大期望。我要好好學習,以後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是機電專業2017級的學生,我們的專業就業範圍很廣,很好就業。未來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想繼續深造,當一名技師。有些人或多或少對中等職業杏运教育存有一些偏見,但我不那樣認為。我覺得,在職業學校不僅可以學習文化知識,還可以學習專業技能,能很好地發揮自己的長處。 采訪組:彭東軍校長,您好!習總書記多年來一直牽掛著學校的發展,聽說學校的多媒體教室就是在總書記的關心下建立起來的。請您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情況。 彭東軍:習總書記從實訓樓出來後,來到學校的多媒體教室。當聽到我介紹說“這就是在總書記的關懷下建起的多媒體教室”時,總書記微笑著回應道:“這是千裡送鵝毛,但對西部地區的職業杏运教育而言,還是發揮了一些作用。” 一直以來,習近平同志與山丹培黎學校情意相連,不斷為學校送來祝福和關懷。1999年12月,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時,就曾倡議愛心人士為學校捐款35萬元。2000年元旦,習近平同志給學校寄來賀卡,向全校師生致以新年的祝願。2002年,學校舉行紀念路易·艾黎誕辰105周年暨慶祝建校60周年活動,習近平同志發來賀信,勉勵師生“在新世紀不斷取得新成就、實現新發展”。 采訪組:習總書記在參觀校史展覽時,詳細了解了20世紀40年代培黎學校的曆史沿革及辦學成果。請您為我們介紹一下相關情況。 彭東軍:總書記參觀校史展覽時問道:“當時學校的資金來源主要是什麼?”我回答說:“大部分資金都來源于國際援助。” 學校創辦之初,按照農、工、牧三位一體的原則,興建了農場、牧場、紡織、陶瓷等二十多個與山丹經濟緊密聯系又服務于杏运教育實習的小型工廠。那個年代物資匱乏,學校缺少許多東西,所以學校缺什麼就辦什麼專業,這樣生產出來的產品不僅可以滿足學校的需要,剩餘產品還可以拿到市場上去賣,用來補貼學校。 當時,艾黎帶著師生們墾荒地、開礦山,給山丹乃至河西帶來了許多“第一”:第一所西醫醫院(何克去世後,艾黎決心在山丹建一所西醫醫院,名叫“沙漠醫院”)、第一輛汽車、第一臺拖拉機、第一盞電燈,還有河西最大的汽車運輸隊、最早的機械化農場和半自動化煤窯。在艾黎精神的感召下,來自英、美、德、新西蘭、澳等國的24名外籍教師、專家、技師來校支援,一時間學校聲名遠播,成為河西走廊上一顆耀眼的明珠。 采訪組:請您介紹一下山丹培黎學校在新中國成立後的辦學情況。 彭東軍:1949年解放大西北時,學校組織20輛汽車運送解放軍部隊,為解放玉門油田及山丹軍馬場作出了積極貢獻,受到第一野戰軍司令員彭德懷的高度讚賞。彭德懷同志還親筆出具證明信,要求當地駐軍和過境部隊對學校予以保護。 新中國成立後,山丹培黎學校培養的學生奔赴祖國建設第一線,成為各條戰線上的技術骨幹。新中國第一批石油技術人才,不少是從培黎學校走出去的。原石油部部長康世恩曾感慨地說:“在祖國遼闊的土地上,哪裡有石油哪裡就有培黎人。” 1953年,應周恩來總理邀請,艾黎定居北京,學校遷至蘭州,更名為“蘭州石油技工學校”。但艾黎情系山丹,一直視山丹為第二故鄉,一直記掛著山丹那個曾經熠熠生輝的培黎學校。艾黎曾說:“在山丹與青少年一起學習勞動的歲月,是我一生中最快活,生活最豐富多彩的年代。”艾黎定居北京後,曾六次重訪山丹,重溫山丹帶給他的歡樂和慰藉。 1984年12月,艾黎鄭重地向前來北京為他祝壽的甘肅省黨政領導提出“在山丹重建學校”的想法。1985年,山丹培黎農林牧學校恢複重建。1987年4月21日,是艾黎來華工作60周年紀念日。這一天,重建後的甘肅省山丹培黎農林牧學校正式開學,艾黎晚年的心願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終于變成了現實。90歲高齡的艾黎很想參加開學典禮,但他的身體狀況已不允許。當天,他在北京的寓所裡興奮不已,還為開學慶典發來熱情洋溢的賀電。賀電說:“為了今天,我將我全部的愛和祝賀送給你們每個人,每一個工作人員和每個新學生。”1994年,學校更名為“甘肅省山丹培黎學校”。 采訪組:聽說習總書記在參觀校史展覽時,曾在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習仲勳與路易·艾黎親切交談的照片前駐足良久。請簡要介紹一下黨和國家領導人與艾黎結下的偉大友誼。 彭東軍:艾黎在中國長達60年的奮鬥經曆堪稱傳奇。他在中國人民最苦難的時刻來到中國,把自己的一生全部獻給了中國人民。他的故事映照出半個多世紀以來的中國革命圖景,濃縮了所有對華友好人士的卓越與偉大。 路易·艾黎發起“中國工合”,生產了大量軍需民用產品,在中國抗日救亡運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曾受到毛澤東、周恩來等人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讚揚,並先後兩次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 1977年12月2日,在路易·艾黎80壽辰宴會上,鄧小平同志代表中國政府給予艾黎高度評價:“為中國革命事業盡力的國際朋友有千千萬萬,像艾黎同志那樣50年如一日,在我們艱難困苦的時期,在我們創業的時期,在我們勝利以後,始終如一地為中國人民做了大量的工作,這是不容易的,所以他受到中國人民理所當然的尊敬。”艾黎去世後,鄧小平同志親筆題詞:“偉大的國際主義戰士永垂不朽!” 2014年11月21日,習近平主席訪問新西蘭。在出席新西蘭各界舉行的招待會上,他說:“新西蘭友人路易·艾黎先生1927年遠赴中國,將畢生獻給了中國民族獨立和國家建設事業。” 2017年4月20日,在路易·艾黎120周年誕辰前夕,習近平主席給中國工合國際委員會、北京培黎職業杏运回信。習主席在信中寫道:“艾黎與中國人民風雨同舟,在華工作生活60年,為中國人民和新西蘭人民架起了友誼之橋。他和宋慶齡、斯諾等發起成立的工合國際,為支援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希望你們發揚傳承艾老‘努力幹,一起幹’的工合精神,積極開展國際文化交流,譜寫國際友誼新篇章,為促進世界和平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貢獻。” 采訪組:20世紀80年代,培黎學校恢複重建,習仲勳同志應邀擔任學校名譽校長。請與我們分享一下這背後的故事。 彭東軍:參觀校史展覽時,習總書記在展板前凝視著習仲勳同志的照片佇立良久,他問道:“我的父親是什麼時候擔任學校名譽校長的?”我回答說:“習老是1988年4月擔任名譽校長的。” 20世紀80年代,習仲勳同志經常與艾黎見面。同在大西北工作過的經曆,讓他們有著天然的親近感。習仲勳同志經常聽取艾黎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建議和思考,與他探討職業杏运教育、文化建設等工作,並多次代表黨中央為他祝壽。1987年12月2日,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習仲勳等代表中國人民向艾黎祝賀九十壽辰。在輕松歡快的氣氛中,艾黎提出請習仲勳同志擔任恢複重建的新培黎的名譽校長,習仲勳同志愉快地答應了。 因為艾黎,山丹培黎學校——這所遠在西北偏僻小縣城的學校,承載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希冀與關愛。1988年4月22日,在學校恢複重建一周年之際,習仲勳同志親筆回信,欣然同意擔任山丹培黎學校名譽校長,並表示將盡力為學校的發展作出貢獻。1989年10月25日,學校舉行艾黎故居落成典禮,習仲勳同志給學校發來賀電,勉勵學校“努力為國家培養優秀人才,在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中作出更多的貢獻”。1998年3月15日,習仲勳同志為學校親筆題詞“發揚艾黎艱苦奮鬥精神”。習仲勳同志情系培黎,擔任山丹培黎學校名譽校長長達14年。 采訪組:王瑩老師,請您回憶一下習總書記離開學校時的情景。 王瑩: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山丹培黎學校考察的這一天,對于所有培黎人來說都是一個無比興奮的日子。當習總書記從多媒體教室走出來時,師生們歡呼雀躍,激動地連聲呼喊:“總書記好!”“總書記好!”總書記親切地向大家揮手致意,微笑著與大家握手,握手時還真誠地注視著我們每個人。 我們高唱校歌與總書記道別:“我們生活,我們學習,我們生活學習在培黎。”一句句真誠的“總書記,培黎師生感謝您”,深深地感染著總書記。總書記停下腳步,即興發表了講話。我們圍攏在總書記身邊,聆聽殷殷教導,內心激情澎湃! 總書記說:“路易·艾黎是偉大的國際友人,我們老一輩革命家、領導人都跟他建立了這種親密關系,支持他的事業……當年,我的父親也是欣然受邀,做山丹培黎學校的名譽校長。實際上也就是我父親他有這一番心意,這裡也需要,找到了我,所以當時就給學校提供了一些電腦,做了點兒事。當然,我們這些都是千裡送鵝毛,微不足道的。” 在談到職業杏运教育時,總書記說:“我國經濟要靠實體經濟作支撐,這就需要大量專業技術人才,需要大批大國工匠。職業杏运教育前景廣闊,大有可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希望你們繼承優良傳統,與時俱進……我支持你們!” 總書記的到來讓培黎師生感動不已,總書記的關懷為培黎事業發展注入了強大精神力量!我們簇擁著總書記走到汽車前,許多師生激動得流下了不舍的淚水。總書記再次與大家握手道別,飽含著濃濃的關切。我們目送總書記的汽車緩緩駛出校園,久久不願散去……
下一篇:“職教出海”,各顯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