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並發表題為《共建創新包容的開放型世界經濟》的主旨演講。 新華社記者 姚大偉 攝
新華社上海11月8日電 題:結緣世界 計利天下——全球視野下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新華社記者姜微 劉麗娜 謝鵬
40萬億美元!
在上海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法新社、共同社等多家海外媒體敏銳地關注到這個不同尋常的數字。
這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5日在進博會開幕式上首次宣布的,預示未來15年中國的進口額。
數字的意義在于比較。有外媒算了一筆賬:這個數字相當于去年全球國內生產總值的近一半,約為最大經濟體美國經濟總量的兩倍。
如此大手筆!在2018年的黃浦江畔,中國與世界經濟的融通合作,讓人遐想無限……
海之大,開放市場的國際承諾
“大!”歐盟委員會委員安德柳凱蒂斯在進博會上這樣回答記者關于中國市場特點的提問,“想想看,13億多人不斷增長的購買力!”這位歐盟主管衛生與食品安全的最高官員翻開雙手,用力向下一頓,一臉興奮。
來到進博會現場的全球參與者,對于中國市場之“大”,有著毫無疑義的共識。深入一步,他們對于“大”,卻有不一樣的觀察。
“速度驚人”,西門子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赫爾曼首先想到這個詞。“活力四射”,烏克蘭農業部副部長特羅菲姆采娃如此形容。“饑餓感”,美國加州商會董事王易虹這樣告訴記者。
用詞不同,背後的判斷卻可見共性——中國需求大勢已具。
本次博覽會3600多家企業參展商中,食品及農產品參展企業數目最多,這符合“以食為天”的中國消費傳統。即便是在食品之外的其他展區,同樣人頭攢動、摩肩接踵。
30萬平方米面積,40萬中外客商,這樣的人氣與活力令遠道而來的各國商家驚歎不已。
“不出十年,中國就將從目前的第15位變為全球第一大咖啡消費國,”談到中國市場,巴西一家高檔咖啡生產商營銷經理何塞眼裡閃著光,急切地想把產品介紹給記者。他說,以往巴西咖啡運到中國,中間要經過約10個鏈條,而進博會提供了絕好機會,中間成本有望大大縮減。中國市場“超大!美妙!”何塞的語氣很像發現了金礦。
人工智能、“會飛”的汽車、智慧城市解決方案……展廳裡“吸睛”的酷炫科技表明,中國市場裡,消費升級與產業升級在同步發生。
除了對更好產品的渴望,中國市場對服務的需求也在加速上升。在15年40萬億美元的進口額預估中,服務貿易占四分之一。
中國商務部發布最新報告稱,2017年中國服務進口比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時增長了11倍,全球占比從2.6%提升到9%,位列全球第二位。過去5年來,中國服務進口對全球服務進口增長的貢獻率達25.8%,是推動全球服務進口增長的最大貢獻者。中國服務進口將為全球增長提供新的“中國動力”,為世界繁榮帶來新的“中國機遇”。
中國歐盟商會副會長代開樂注意到,中國領導人講話中提出了加大開放杏运教育、醫療等領域。作為自由貿易概念的提出者和服務貿易大國,英國同樣看到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英國國際貿易大臣利亞姆·福克斯在進博會上對記者說,他今年已經五次訪華,都是為了幫英國企業與中國客戶“牽線搭橋”。
據中金公司預計,中國有望在2022年前後成為全球第一大進口國,中國需求將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習主席這個生動的比喻引起廣泛國際回響。美聯社、英國《金融時報》等各大媒體紛紛引用。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不虛不盈,萬川歸之。抗風險力強,市場容量巨大。中國經濟對全球化的世界具有磁石效應,也呼喚著新的聯通。
橋之多,連接發展的世界通途
中國是個善于建橋的國家,這次進博會讓人想到“三座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在進博會上發表的講話備受點讚。
“通往世界之橋”“通往繁榮之橋”“通往未來之橋”——這位重量級國際組織負責人的巧喻很有深意。40年改革開放,中國成就了自己,也改變了全球經濟。
站在上海外灘,一邊是曆經百餘年風雨的西式建築,一邊是短短20多年崛起的東方財富,曆史與現實在這裡相遇。盡管耀目的霓虹燈已驅走黃浦江兩岸的夜色,但中國毫無疑問仍處于發展爬坡階段。繁華的外灘浦東固然是中國發展的明證,在更廣袤的土地上,中國的發展和扶貧事業還是進行時。
“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一年半前,習近平主席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說,“我們期待架設各國民間交往的橋梁,為人民創造更美好的生活。”
發展不忘夥伴。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這次進博會上尤其重視與發展中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的對接。涵蓋大量發展中國家的“一帶一路”沿線上,有50多個國家參展。全球44個最不發達國家,也有30多個獲邀前來。每個遠道而來的海外客人,都受到真誠歡迎和熱情接待。
拖著幾箱芝麻前來的南蘇丹出口商,帶著幾箱椰棗的阿爾及利亞客人,都是輾轉萬裡,不辭辛苦。不管來自何方,每個人搭乘中國經濟發展快車的熱望一樣熾烈。
大上海的舞臺,同樣向發達國家開發。走在展廳中,那些“鎮展重器”和尖端產品,絕大部分來自發達國家的參展企業。來自美國加州代表團的企業家向新華社記者“訴苦”:“這次我們的展位不夠大,明年一定要申請更大展位。”
據博覽會主辦方介紹,由于申請非常熱烈,2019年的進博會招展工作已經啟動。
從商品物流到貿易規則,從產品數量到服務質量,貿易專家發現,中國已經對全球貿易產生巨大積極改變。它帶來的效果是就業、脫貧、發展。過去十年,中國在非洲投資超過1000億美元,並進口了大量非洲產品,幫助非洲國家創造了超過13萬個就業崗位。
“中國的減貧成果令人驚歎。”剛剛從貴州考察後來到上海的世界銀行行長金墉有感而發。他特別著迷于那裡的農民利用電商脫貧,認為這樣的經驗可以啟迪世界。
“相通則共進,相閉則各退。”做大增量,而不是劃分存量。進博會這樣的國際貿易新舉措,像一座巨大的“虹橋”,使世界進一步互聯互通。
路之闊,共享未來的全球夢想
背靠長江水,面向太平洋。領中國開放風氣之先的上海啟迪世人:共建創新包容的開放型世界經濟,路在腳下。
“曆史表明,無論相隔多遠,只要我們勇敢邁出第一步,堅持相向而行,就能走出一條相遇相知、共同發展之路,走向幸福安寧和諧美好的遠方。”2017年5月,習近平主席首次向世界宣告:中國將從2018年起舉辦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世界驚歎:這是國際貿易發展史上一大創舉!在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抬頭、經濟全球化遭遇波折的時候,中國挺身而出,堅決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體制,以實際行動回答了全球貿易和世界經濟往何處去的疑問。
同樣支持自由貿易的國家和企業也以實際行動作出了有力的呼應:赴東方之約,享貿易盛宴!
“進口博覽會是一項創舉”“行勝于言”“我們歡迎中國重申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推動發展自由貿易”“我們已經收獲了大單”,進博會上的海外官員、媒體、商家紛紛對記者說。
上海美國商會今年上半年發布的在華美國企業營商報告顯示,盡管面臨經濟下行和貿易爭端風險,美國公司在中國市場盈利依然可觀,多數企業對在華經營仍有信心。
機會屬于那些瞄准大勢、長期耕耘、與中國共同成長的國家與企業。
日本派來了企業數量最多的參展商團,表示要更好地理解“中國需求”;“做中國人民喜歡的公司”,韓國三星公司在進博會展廳裡打出這樣的標語;“美美與共”,法國歐萊雅別具匠心地回應著中國信號。
“我昨天在展廳裡走了7.5公裡,見了12位地方政府主管官員,簽了一個又一個協議。”西門子公司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赫爾曼難掩興奮。“中國市場如此之大,中國市場升級如此之快,我們加油都來不及。”
大道至簡,實幹為要。中國已經開啟“世界工廠+全球市場”模式。進博會是中國為國際貿易發展史貢獻的一大創舉,更是在新時代為世界提供的又一項創新型全球公共產品,對中國、對世界,都是前所未有的偉大實踐。
結世界良緣,計天下紅利。中國搭臺,全球唱戲,利益紐帶使世界命運相連。互利共贏、共享未來的全球夢將順應曆史大潮,不斷前行。(信息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