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运娱乐首頁

杏运娱乐網站xml地圖

在關懷與自強中活出精彩人生——習近平總書記牽掛的民生事之“弱有所扶”篇

作者:lanke 時間:2019-08-13 09:25:00 點擊:17029

  新華社北京8月12日電 題:在關懷與自強中活出精彩人生——習近平總書記牽掛的民生事之“弱有所扶”篇

  新華社記者

  【引言】

  扶弱濟困,是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美德。

  由于各種原因,社會中還有一些困難群眾。做好這部分人的民生幫扶工作,實現“弱有所扶”,是黨和政府的莊嚴承諾。

  鼓勵殘疾人活出精彩人生,祝福下崗再就業職工日子過得更好,在農村低保戶家問實情嘮家常送溫暖……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關心困難群眾的安危冷暖,鼓勵他們努力創造更好生活。

  回訪習近平總書記關心過的那些困難群眾,記者注意到,他們心懷感恩之情,自強不息、奮鬥拚搏。如今的他們,生活得更好、心氣兒更足、獲得感更多。

  【故事一】自強,以全新的我重新屹立

楊玉芳、高志宏夫婦回憶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唐山市截癱療養院時的情景(7月25日攝)。 新華社記者 趙鴻宇 攝

  “你——被救了,一個小兵把雨衣蓋在你身上

  “扒出我來的是位連長,後來聽說為救一個六歲的孤兒

  “他永遠地留在了——唐山

  “親愛的朋友還用我再說嗎?!

  “這樣真實的故事我可以說上一百天……”

  2016年7月28日,是受傷截癱的楊玉芳、高志宏夫婦永遠難忘的一天。這一天,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河北唐山市考察。在唐山市截癱療養院,楊玉芳、高志宏夫婦向習近平總書記即興朗誦了這首原創詩歌《見了你們格外親》。

  “開始還挺緊張,但很快就放松了。”楊玉芳回憶,那天,習近平總書記微笑著走到他跟前,關切地詢問夫妻倆身體恢複的情況、目前有什麼困難……“就像與一位好久不見的老朋友嘮家常。”

  “健全人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殘疾人也可以活出精彩的人生”。高志宏說,習近平總書記的話給了他們極大鼓舞。此後,他們開始為敬老院的老人們朗誦詩歌,傳播正能量;做手工活拿去義賣,資助寒門學子……

  “既然能動手、能寫東西能朗誦,就要給大家帶去美好。”高志宏說。

  楊玉芳介紹,這幾年他的退休工資每年都增長,國家還出臺了扶持殘疾人創業的稅收優惠政策。他現在給人配鑰匙,加上兩人的退休金,每月能有六七千元的收入,生活上花銷也不大,如果今後有可能,他們打算給更需要幫助的人捐出一部分。

  “作為醫護人員,我們牢記總書記的囑托,把傷殘人當親人,為傷殘人提供周到細致的服務。”唐山市截癱療養院院長楊震生介紹,一方面創造良好的硬件,如正在建設的唐山市民政事業服務中心,未來有充足床位讓療養院老人搬入;一方面讓醫護人員去各大醫院進修,提升專業護理水平。

唐山市截癱療養院的住院者在下棋(7月25日攝)。 新華社記者 趙鴻宇 攝

  “除了物質上給予充足保障,還要實現精神上的小康。”楊震生說,療養院布置了圖書室、心理谘詢室、陽光活動室,醫護人員定期與住院人員談心,一些社會團體也常會來療養院開展志願活動。不少老人說,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開得更大了。

  “既然大地重新塑造了另一個我,就以全新的我重新屹立在這個世界上”,這句話成了療養院裡不少殘疾人的座右銘。

  【記者手記】

唐山市截癱療養院的住院者在一起玩牌(7月25日攝)。 新華社記者 趙鴻宇 攝

  對一個健全人來說,很難想象下半身沒有知覺是一種什麼體驗,更難體味大小便失禁狀態下該怎樣生活。有截癱患者說,癱字的組成是一個“病”字旁一個“難”,能從側面說明殘疾給人帶來的痛苦。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殘疾人事業格外關注。在國家層面建立起覆蓋數千萬殘疾人口,包含生活補貼、護理補貼、兒童康複補貼等內容的殘疾人專項福利制度,殘疾人事業整體發展水平邁上新臺階。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殘疾人一個也不能少。在幸福的中國,殘疾人同樣能夠收獲社會發展帶來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共同為中國夢努力奮鬥。

  【故事二】奔跑,向著更好的生活進發

在沈陽市沈河區大南街道多福社區,叢龍江的孫女叢婧涵在展示自己的畫作(7月20日攝)。 新華社記者 于也童 攝

  “總書記親切、平易近人。”時隔近六年,叢龍江對習近平總書記來他家時的場景記憶猶新。

  2013年8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來到沈陽市沈河區大南街道多福社區,走進下崗再就業職工叢龍江家裡。

  社區服務好不好、實施暖房工程後冬天溫度能提高幾度、家裡還有什麼困難……習近平總書記關切地詢問。

  那時的叢龍江,生活還很困難:他在一家汽車物流配送企業實現了再就業,但每月收入只有2000多元;妻子下崗在家照看有病的母親;兒子剛剛開了一家汽車裝飾店,小孫女還不到一歲……

  今年7月下旬,記者走進叢龍江的家,73平方米的屋子收拾得幹淨整潔。叢龍江說,這些年生活改善了,屋子進行了簡單裝修,新換了沙發,添了書櫃。

  前幾年,社區幫助叢龍江兒子申辦了8萬元小額無息貸款,扶持他創業。全社會的創業環境越來越好,叢龍江兒子的生意也有了起色。

  2017年,叢龍江退休了,不但每月能及時、足額領到退休金,而且金額每年都在漲。

  叢龍江家所在的多福社區大院,正進行著新的改造工程。社區黨委書記孟曉丹介紹,這次改造政府投入2000多萬元,在上一次自來水、煤氣等改造基礎上,對小區的景觀、下水、照明等進一步改造,使小區功能徹底改善。

  “這麼多年來,我們全家一直記得總書記‘把日子過得更好’的囑托,為這個期望努力著。”叢龍江說。

  【記者手記】

  叢龍江一家生活的改善,折射出許多下崗再就業家庭克服困難奔向幸福的腳步。把下崗職工安排好,對于我國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化解和淘汰過剩產能,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下崗職工的安置問題,積極創造再就業機會:采取政府安置與市場安置等方式幫助解決職工就業;積極引導下崗職工在服務業領域實現再就業;為市場主體特別是小微企業減稅降費減負,增強市場活力,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中央有關懷,地方有行動,越來越多的叢龍江們會在新的崗位上用勞動創造美好生活。

  【故事三】自信,寫在她的臉上

這是8月7日無人機拍攝的河北省阜平縣駱駝灣村。 新華社記者 趙鴻宇 攝

  “習近平總書記來我家時,一張土炕占去半間屋子,餘下半間,放著兩個櫥櫃和一張桌子,幾乎轉不過身來。”

  夏日午後,河北省阜平縣駱駝灣村,村民唐宗秀比劃著向記者回憶。

  2012年12月底,習近平總書記到阜平縣看望慰問困難群眾。30日一大早,踏著皚皚白雪,他來到唐宗秀家。“總書記問我種了幾畝地、糧食夠不夠吃、取暖的煤炭夠不夠……”

  “那是個大冷天,可我心裡熱乎乎的。”唐宗秀回憶起當時的心情。

  唐宗秀說,當時她家門外的小路用石頭鋪成,走在上面深一腳淺一腳。“現在到處都是柏油路,村裡人後悔沒留幾條碎石頭小路,讓遊客們來體驗體驗。”她笑著說。

  如今,唐宗秀家的老房子變成了幾間青磚大瓦房,花布門簾讓小院更顯亮麗。

河北省阜平縣駱駝灣村村民唐宗秀家的新房(8月7日攝)。 新華社記者 趙鴻宇 攝

  斷橋鋁門窗、地暖,灶火房裡裝了櫥櫃和抽油煙機,廁所有沖水式坐便器和熱水器……帶記者參觀了一圈新房子,唐宗秀難掩滿足:“咱農民也過上了城裡人的生活。”

  房子住得寬敞,唐宗秀也去了最大的心事——往年春節,因為房子小,4個孩子不能一起帶著全家來拜年,總不夠熱鬧。唐宗秀說,現在不一樣了,今年過年,幾個孩子一塊帶著全家來了,一大家子人甭提多熱鬧了。

  “駱駝灣村的變化離不開黨中央的關懷,離不開省市縣和社會各界的傾力支持。”說起變化,河北省能源局駐駱駝灣村幹部黃文忠感觸頗深。他介紹,村裡如今有了村集體企業,村民個個有分紅。

  2017年,唐宗秀家退出低保戶。她合計著,今年腿上的老毛病好一些了,就跟老伴兒一塊到村集體企業打工,一個月能有幾千塊錢的收入。

  說起最大的願望,唐宗秀笑著說:“日子好了,盼著總書記再來看看。”

  【記者手記】

河北省阜平縣駱駝灣村村民唐宗秀家的舊房(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深山區、低保戶、老年人,這些詞匯的結合會是一幅什麼畫像?

  記者見到與這三個詞都有關的唐宗秀時,自信寫在她的臉上。物質上的幫扶讓唐宗秀擺脫了生活的困境,“只要有信心,黃土變成金”等農戶家牆上的標語,則反映出村民們精神上的改變。

  千方百計排憂解難,群眾冷暖放在心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始終關心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2013年至2018年,中央財政累計投入城鄉低保、醫療救助、特困供養、臨時救助等資金8400多億元,城鄉低保標准年均增長9.2%、14.7%;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的指導意見》,加強對貧困人口、低保對象等人群的關愛服務……

  在黨和政府關懷下,在社會各界的幫扶支持下,困難群眾正在向著全面小康的目標努力奔跑。(來源:新華網   記者王琦、趙鴻宇、石慶偉、于也童、鄔慧穎、姚兵)

       相關稿件:

       習近平的民生關切事·弱有所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