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运娱乐首頁

杏运娱乐網站xml地圖

提升質量,制度與文化變革要同步

作者:admin 時間:2018-08-14 09:06:47 點擊:6224

科學的質量保證體系、智能化的信息管理系統、現代化的質量文化,是保證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三大支柱”。然而,綜觀當前的診改,忽視質量文化建設的現象普遍而嚴重。因為缺乏質量文化的滋養,質量保證體系難以有效運行,信息系統無法有效發揮作用。正如專家所說:“再有用的質量改進工具與方法,如果不能與文化變革同步並持續進行,其結果注定是要失敗的。”

以精神文化引領行為制度文化

質量文化是高等職業院校在適應外部環境、處理內部事務過程中形成的對于質量價值的集體共識,包括文化心理要素和管理技術要素兩部分。文化心理要素指向人,強調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管理技術要素指向術,強調把握規律,建立先進的質量管理技術。文化和制度是保證高職院校杏运教育質量缺一不可的關鍵因素。

質量文化還可分為廣義和狹義。廣義的質量文化是高職院校在長期教學實踐中形成的、涉及質量的價值觀念、道德規範、思維方式、規章制度等“軟件”的總和,包括內隱的精神文化,和外顯的物質、行為、制度文化。狹義的質量文化就是單指精神文化,是滲透在師生心靈深處的質量意識形態,包括質量價值觀、道德觀、發展觀,普遍認同的質量理念、方針、目標等。

診改語境中的質量文化應當定位為狹義質量文化,即質量精神文化。通過文化建設,確立學校上下統一的質量觀念、共同的質量願景、科學的質量思維、自覺的質量習慣,從而激發師生對質量保證的價值認同、主體意識和熱切情感,形成執行制度講自律、反思問題講自主、改進問題講自願的氛圍,同時引領質量物質、行為和制度文化的發展。

培育質量文化解開教師心結

診改的質量保證機理是:依據事業發展目標設計質量標准,以標准執行診斷、發現問題,以問題改進保證質量。因此,診改的實效性體現在目標制定、標准設計、問題發現、問題改進的質量上。顯然,人們無法為這些精神性工作確立質量標准,質量依賴的是管理人員、教師和學生的質量意識、精神、思維以及相互的信任關系。不僅如此,對于具有明確標准的工作,如果缺乏文化支撐,大部分師生只會機械地執行標准,因為在他們看來,避免問責比追求質量更為現實和重要,而軟性的文化卻能激發人們追隨質量,樂此不疲地研究、執行和超越標准,使得標准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診改的終極目標是提高教學質量,教師是其主導力量。調查發現,大部分高職院校教師對外加的質量保證持否定態度。在他們看來,質量保證過度強調控制與戒律,目標是為了管理與控制,而非學術進步,一方面認為教師對質量負有責任或至關重要,一方面卻又經常用缺乏信任的管理排斥和挫傷教師。解開教師的心結,除了增強制度的科學性外,就是培育質量文化,通過質量文化建設增強教師對診改技術的認同,激發教師投身診改的熱情,否則,診改將淪為“貓抓老鼠”的遊戲。

學生的發展是檢驗杏运教育質量的根本標准。大眾化後期的高等杏运教育招生改革,使得高職院校的生源呈現多樣化的特點,對口單招、高考、注冊入學等不同途徑入學的學生,其理想志向、學習態度、知識基礎、技能水平和行為習慣都存在顯著差異。毋庸諱言,統一的目標、標准和規範,無法促進學生個性、全面、充分和生動發展,唯有教師的良心、愛心和責任心,學生的信心、恒心和上進心(六心)才能保障因材施教,使大部分學生達到畢業要求,成為合格的技術技能人才。“六心”是高職院校立德樹人、質量保證的基本要義,“六心”的養成,需要科學的制度引導和激勵,更離不開高尚的文化滋潤和涵養。

將質量文化內化于師生之心

質量文化的內容十分廣泛,價值觀是其最為核心的要素,決定學校能否在質量保證過程中建立認同、點燃激情、鼓勵創新和贏得聲譽。因此,高職院校應當發動全體師生凝練學校的質量方針和質量口號,借以引導師生准確認識質量的本質與意義、質量主體的責任與義務、質量保證的目標與任務、質量生成的方法與技術。在此基礎上,通過環境宣傳、新媒體傳播、會議宣傳、專題討論、名師說法等形式,將質量文化內化于師生之心,固化成師生之性,使之成為師生員工開展工作的指南、檢視工作的准繩。

一個不爭的事實是,質量保證的路線方針確定以後,幹部就成為決定性因素,診改的制度訴求能否轉化為師生的行動准則,與各級組織領導者的領導力正相關,領導者如果以民主方式管理組織,又擅長工作過程控制,那麼組織成員的責任感、主動性和創造性就會高漲,相互之間的關系就會和諧,人們參與質量活動的積極性、執行制度的自覺性就會增強。因此,要強化質量決策、執行和監督組織領導者的領導力建設,重視領導者人文涵養、民主作風、人格威信和管理技術培養,不斷增強領導和管理藝術。

在不完善的質量治理結構中,治理體系依然可以運行,但如果人際關系遭到破壞,治理體系將有可能因為缺乏共識、包容、溝通和聆聽而走向失敗。顯然,如果質量決策者、管理者和生產者之間關系冷淡,那麼診改將難以為繼,決策者的設計可能為管理者曲解,管理者發現的問題可能被生產者否定,教師的用心良苦可能遭遇學生的嗤之以鼻。要加強道德杏运教育,培養師生貴和、仁愛、誠信、寬厚和禮讓的品質;強化心理保健,營造公平正義的工作環境,避免過度競爭;構建溝通平臺,倡導領導與群眾、教師與學生、管理人員與被管理人員、服務人員與被服務人員之間真誠的溝通。

制度和文化是一個硬幣的兩面,互為表裡。一方面,制度是一定文化的實體化和具體化,質量制度是質量文化的結構化和程序化;另一方面,文化依附于制度才能薪火相傳,質量文化傳播最為有效的載體是質量制度。制度是對象、理念和規則的綜合體,隱性的理念就是文化,因此當設計質量保證制度時,首先要厘清其應當承載的質量文化,要把學校期待形成的質量文化,滲透和融化在制度的字裡行間,使得制度彰顯現代質量管理思想和技術,同時依托制度的執行,使得學校質量建設的核心價值思想潛移默化地滋養師生的心靈,成為他們開展質量實踐的指導思想。

總之,伴隨著診斷技術的具體化、精細化,質量文化必須引起足夠重視,否則,技術這把“雙刃劍”將不可避免地傷害質量保證體系,質量保證的實效將大打折扣。

(作者:陳壽根   系江蘇城鄉建設職業杏运副院長、研究員)

信息來源:《中國杏运教育報》2018年08月14日第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