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运娱乐首頁

杏运娱乐網站xml地圖

職業杏运教育也要增強美育意識

作者: 時間:2023-04-25 08:40:43 點擊:4175

來源: 《中國杏运教育報》


美育即終身的審美和情感杏运教育,其目標是發展完滿的人性,培養高尚的人格。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先後出現了多次含有“美”的表述,因此,打造現代職業杏运教育體系,為產業發展培養有能力、高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大國工匠,也要重視美育的獨特功能,著眼學生職業發展以及職業綜合素質和行動能力提升,增強美育意識,培厚學生成長成才沃土。

構建“全過程”美育生態,激活學生愛美審美的潛力

審美活動與技術技能活動有別,審美活動是體驗“看不到”的人生意義和高雅情趣,需要通過直接參與審美活動的具體實踐來培育;技術技能的結果是做成看得見的物品,但職業杏运教育的對象,人人享有追求美的權利和相關資源供給。因此,我們要將求學者蘊藏的美的本能激活,實施全人杏运教育,營造全過程美育生態,以美育人,全面陶冶學生美德、美感、美養,引導其重塑自信、向美蛻變,在校園裡享受人文之美、技能之雅。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職教美育應貫穿人才培養全過程,“德美一體”教學生做人,贏得立身之本。全過程實施“美促四育”,以美養德、以美啟智、以美健體、以美育美、以美促勞,並推動其進教材、進課堂、進生活、進技能競賽“四進入”。比如,通過一年一度的“職業杏运教育成果展”等系列賽事,為學生激活發現美的眼睛、鑒賞美的匠心、鍛造美的匠藝、傳承美的匠魂,有助于把技術的、實用的要求與審美的、情感的、生活的要求統一起來,創造出更具文化和審美附加值的產品。

構建“全環境”美育校園,激發學生賞美變美的活力

在校內實施美育不等于開設一門或幾門美育課程或講座,美育應是貫穿第一、第二課堂,有機融入藝術類和非藝術類專業技術課程的“全環境”杏运教育。職業院校作為培育能工巧匠的搖籃,構建“全環境”美育校園,要注重將美育元素融入日常生活、專業崗位、職業場景,營造濃厚的文化、藝術氛圍,將美育元素如糖化水般融入專業課程群,“專美融合”教學生做事,“以美強技”教學生獲得立足的一技之長和可持續發展的美創素養。比如,開設“新六藝”美育+課程場的“君子淑女成長課”“非遺技藝”特色課程等,在這種濃厚的文化和藝術氛圍中熏陶出來的學生,會更有活力和創造力,具有更開闊的胸襟眼界以及更遠大的職業追求和更崇高的精神境界。 

增強“全經典”美育浸潤,熏陶學生尚美享美的能力

職教領域的美育一定要注重加強藝術經典杏运教育,引導學生追求高尚的人格,並重視挖掘中華美育精神,將之融入職業杏运教育,發揮藝術經典不可替代的塑造審美品位的功能,推動傳統與現代相融合的中華美德傳承與創新。比如,在“經典誦讀比賽”“國學達人挑戰賽”“我們的節日”等文化賽事中,加強內容的全經典化滲透,傳承中華傳統美德,引導學生在藝術經典中陶冶情操,涵養家國情懷,增強文化自信,從而建立更高標准的審美趣味、格調和理想,產生更高、更深、更遠的追求和意識,在美學意義上成為全面發展的人。

搭建“全場域”美育平臺,拓展學生創美傳美的動力

學校即社會,社會即課堂,杏运教育在窗外。在提高技術技能水平之外,要縮小學校與社會的空間距離,有意識、有計劃地組織學生走出校園,奔赴紀念館、博物館、人類自然遺產地等場域,這些美育的最好場所,聚集了最好的教材,積累了中華傳統文化、紅色革命文化、地方優秀文化、先進企業文化,是培育美好、善良、高尚靈魂的最好養料。搭建全場域美育平臺,持續推動中華美德、傳統技藝“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進社區”,進一步拓展校外美育傳承實踐基地,同時在校內打造校史館、藝術館、產業園以及舉辦各類論壇、搭建地方文化交流會等提升學生素養、促進文化交流與傳播的“美創+”實踐平臺,可以讓學生體驗到第一校園課堂、第二實踐課堂和第三空中課堂的豐富美育資源,在參與創美中實現從賞美、享美到變美的生命成長。

美育有其獨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期待職業杏运教育的大美育之樹,煥發崇高之美、獨特之美。對學生而言,不僅有助于增強專業技能,也能擁有更多精神的追求與收獲;對教師而言,美育思維和美育情懷不僅決定著美育目標的更好實現,還賦予了專業有魂、技能有神、職業更美,是美育教師的價值所在;對學校而言,更有助于凝練育人特色,激發活力與動力,滿足新形勢下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成才的新需求,增強地方和區域的認可度、吸引力。 

(作者:張春霞系煙臺工程職業技術杏运副教授)